恩施市位于湖北省西南部,地处清江中上游,介东经109°4'48"—109°58'42",北纬29°50'33"—30°39'30"。东邻建始、鹤峰,西界利川、咸丰,南连宣恩,北接重庆奉节。东西宽86.5公里,南北长90.2公里,全市国土总面积3972平方公里,占全州总面积的16.6%。恩施市是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首府所在地,全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
古代,恩施是廪君的领地。春秋,地属巴国;战国,属楚巫郡;进入封建社会后,恩施市境秦属南郡,三国吴及晋属建平郡,名沙渠县;南北朝,后周置施州及清江郡;隋改庸州;唐为施州,后改清江郡、清化郡,又复为施州;宋、元均为施州;明为施州卫;清初因之。雍正六年(1728年)设恩施县,雍正十三年(1736年改土归流,为施南府附郭县。中华民国初年,府存县,直隶湖北省;旋先后隶湖北荆南道、荆宜道、施鹤道和鄂西行政区。1949年成立恩施县人民政府。1982年实行县市分治。1984年1月,撤销恩施县,将其行政区域全部并入恩施市。
恩施市现辖3个街道办事处、10个乡、3个镇,2002年末全市总人口76.84万人。全市拥有25个民族,是一个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特点的少数民族地区,土家、侗、苗、白、壮、回、满、蒙古、彝、黎、朝鲜、畲、土、藏、纳西等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38.7%以上。
从人口分布上看:土家族遍布四乡。汉族分布在以城镇为中心,沿交通要道的坪坝,河谷地区。苗族分布在石窑、富尔山、白果和金子坝等乡;侗族分布在黄泥塘、芭蕉、白果和盛家坝乡;白族居住在太阳河的李巴沟;蒙古族居住在石窑乡;回族多数居住在城内。其他各族则杂居在城镇。我市少数民族除土家族和苗族外,只有侗族人口较多,分布也较集中,其他少数民族人口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