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塔尔族历史

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金沙藤 发布时间:2012-08-21

源于公元5~10世纪主要活动在嫩江、绰尔河、额尔古纳河、黑龙江流域的室韦,原名为Tatar,最早出现于鄂尔浑叶尼塞碑文,当因其中Tatar部最强故有此名。唐文献作“达旦”,为我国北方突厥汗国统治下的一部落。自唐迄元先后有达怛、达靼、塔坦、鞑靼、达打、达达诸译,其指称范围随时代不同而有异。随着突厥的衰亡,鞑靼渐渐成为强大的部落。室韦-达怛人是蒙古部、塔塔儿等部的先民,11~12世纪的生活于蒙古高原的蒙古、塔塔儿、蔑儿乞、札汗亦儿等操蒙古语的游牧民,都是室韦—达怛人的后代。

金朝重点用兵于宋,蒙古高原各部势力乘机有了很大发展,呼伦贝尔草原的塔塔儿(Tatar)部,以鄂尔浑河上游为中心的克烈部,崛起于鄂嫩河、克鲁伦河中上游的蒙古部,据有阿尔泰山至杭爱山地区的乃蛮部,以及漠南的汪古部等,都很强盛。他们虽先后臣服于金,但除汪古部外,多时服时叛,袭扰金朝北境,尤以塔塔儿、蒙古二部为甚。蒙古兴起后,塔塔儿(Tatar)部为蒙古所灭。成吉思汗统一诸部、建立大蒙古国后,诸部游牧民均被编入各千户,遂统称为蒙古人。蒙古人西征时,西方曾将蒙古人统称为鞑靼(Tatar)。13世纪蒙古人西征使得鞑靼(Tatar)一词在现在的原苏联地区得以延续。前苏联地区的鞑靼人属突厥语族,混合了蒙古人和跟随蒙古人西征的其他种类的突厥人的血统,他们主要居住在俄罗斯联邦的鞑靼斯坦共和国和西西伯利亚、中亚的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1944年被斯大林从克里米亚强行迁入),原苏联共有六百多万鞑靼人,分喀山鞑靼人、克里米亚鞑靼人、西伯利亚鞑靼人等很多种,是今俄罗斯联邦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迁入中国新疆境内的称塔塔尔族,他们大多是逊尼派穆斯林,少数改信东正教(称楚瓦什人,主要在俄联邦楚瓦什共和国境内),还有部分信原始的萨满教。鞑靼斯坦共和国的鞑靼人属喀山鞑靼人,他们的祖先主要是伏尔加-保加尔人(The Volga Bolgars),保加尔人原居中亚一带,后随匈奴人西迁到黑海以北,七世纪时分成五部,一部西迁到多瑙河下游地区,联合斯拉夫人打败了东罗马帝国的军队,建立保加利亚汗国,后被当地的斯拉夫人同化,成为基督徒。后来保加利亚人就成为同化了这支保加尔人的斯拉夫人的名称。另一支保加尔人北上到伏尔加河中游、卡马河流域一带,称伏尔加-保加尔人,蒙古西征时称他们为不里阿耳,被成吉思汗的孙子拔都征服。拔都在西征结束时在伏尔加河一带建立钦察汗国(金帐汗国),其居民是保加尔人和操突厥语的奇卜察克人(钦察人)。跟随拔都留下的蒙古人只有四千户(参加拔都西征的军队约15万人,西征结束后,其他各系宗王的部队都回原来的地方去了,剩下的是拔都自己的部队),他们淹没在突厥人的汪洋大海里(突厥人的数量是他们的百倍以上),他们后来逐渐被周围的操突厥语诸部混血同化,讲突厥语,信伊斯兰教。后来蒙古人和钦察汗国统治下的伏尔加-保加尔、钦察(奇卜恰克)等突厥语民族共同使用蒙古人带来的名字--鞑靼人,伏尔加-保加尔人失去了自己原来的名字。15世纪时,钦察汗国衰亡,在伏尔加河、卡马河一带建立喀山汗国。不里阿耳人是汗国的主体;此外,还有许多使用突厥语的部落和突厥化的蒙古人。居住于原苏联地区的鞑靼人作为一个民族就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另外,当时被称作鞑靼的,还有克里米亚半岛及西伯利亚使用突厥语的民族。鞑靼这一族名是从历史上沿袭下来的。

俄罗斯鞑靼人迁入中国新疆境内的称塔塔尔族,主要是19世纪20和30年代及以后陆续从喀山、斜米列齐、斋桑等地迁徙来的。19世纪20和30年代,俄国封建领主加紧掠夺土地,一部分失去土地的塔塔尔人被迫出外流浪,其中有些人经过伏尔加河下游、西伯利亚、哈萨克斯坦来到中国的新疆。现在居住在布尔津、哈巴河等地的塔塔尔族多半是这些人的后代。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沙皇政府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打开了对中国新疆的通商大门。这时处在俄国经济中心的莫斯科和中国新疆之间的喀山一带的塔塔尔商人也随着活跃起来,其中有些人在到新疆做生意的过程中移居新疆,开设商店。这时迁到新疆的除商人外,还有教育工作者和宗教职业者。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和战后又有不少塔塔尔人迁到新疆,主要是中、小商人和农民、手工业者。

分享到:

上一篇:塔塔尔族的族称族源   下一篇:塔塔尔族民族历史

返回首页

更多>>相关文章

更多>>图片文章

塔塔尔族的撒班节起源

精彩推荐

更多>>民族文化

中国的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都是由外国传入的,这些宗教都是世界性宗教,在国际上占有...[详细]

更多>>民族旅游

灵武恐龙化石群遗址位于宁东镇磁窑堡煤矿南1公里处,距银川市东南70公里。2005年4月至2006年11月...[详细]
广西容县真武阁在城东绣江北岸,建于明万历元年(1573)。阁下有石台,称古经略台。楼阁平面矩形...[详细]

更多>>民族饮食

更多>>民族新闻

更多>>民族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