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古迹铜鼎铭文

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连翘 发布时间:2011-11-21

“宋宣和戊戍岁(公元1128年),安州六器(青铜鼎)出于孝感之安陆县。耕地者得之,自言于州,以献诸朝。凡方鼎三、圆鼎三,共六器,皆南宫中所作也。”

鼎文 “惟王令南宫伐反虎方之年,王令中先省南国串行,治王居夔罅中山,呼馈生凤于王,治于宝彝。”

“这个王应即周成王。南宫即南宫中,铭文姓名错举,盖免于重复。这种错举的方法在《左传》中是常见的。伐反言既伐而返。反(返)何以特举其事?言征伐者生而出,得保首领 而归,其重要性不在出师之下,所以古有“饮至”之礼,以见得胜生还之难得。以伐反虎方纪年,是大事纪年法。西周初期即已然。问题在于虎方的地方,如将虎方牵附为东方地名,则愈觉其远离实际,如释为南征国土氏族,则左右逢源”。他在列指诸家关于虎方地望之非后说:“我认为‘虎方’即‘巴方’,亦即秦汉的‘白虎复夷’,现在的土家族。”李冕世先生肯定刘文提到“虎方”的位置“在今长江三峡中秭归境内峡谷(所谓夔罅)附近。这是古代巴族集居的地方,以长阳最为恰当。‘虎方’名称的由来,可能是廪君死后化为白虎传说而产生的。它分布在清江流域中下游一带。北至秭归县长江边,南到五峰县南,周朝沿商人称呼,称这里为虎方。方是方国,就是由渔猎时代进入农牧时代的部落,有图腾,有酋长,有军队,有生活方式,有社会规范。”

我认为巴方与虎方虽都是巴人,却也有不同之处,“巴方”是武落钟离山五姓联盟的后人的总称,“虎方”则是死后化为白虎的廪君的后人。虎方集居在鄂 西清江流域。巴方黑穴四姓的势力则分布在北至江汉之间及西南逼潇湘、渝东一带,清江流域之人至今崇拜白虎,而其他地方之巴人,却有牛、鹰等多种图腾崇拜。故铜鼎所言之虎方 ,当指清江中下游之长阳。秭归南邻长阳。南宫中自夔罅进军,即自三峡走秭归山谷入长阳。

铜鼎的“伐反”的“反”字有双重含义。除南宫中全尸而返外,虎方确曾“反”过,不反何以“伐”?周成王是个幼主,国事由贤相周公旦作主。不到不得不“伐”的地步,是不会劳师远征的。

自周武王封巴子国,至成王伐虎方,不过几年或十几年时间,何以父命子更,朝令夕改呢?史书无论述,文物无证言,我们可依据典型的历史环境来分析。

这有两种可能。

巴人是个强悍、直率的民族,虎方尤其是这样。商末,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华阳国志》说:“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前徙倒戈。故世称之曰:武王伐纣,前歌后舞也。武王既克殷,以其宗姬封于巴,爵之以子。”这“实得”就是实际得力。巴人在伐纣战争中,立下如此大功,到头来,胜利果实,却被姬氏一个无名之辈(或许他是王亲)摘去了。巴人的酋长被挤掉,大小官员都是姬家亲信,增加了闲人,增加了盘剥与掠夺,增加了屈辱和负担,巴地虽封了国号,巴人却丧失了主权。

从历史看,巴国自周初立国至战国时灭亡 ,数百年间,无巴人著述,无巴人历史,更没有像楚屈原那样名垂万世的文豪。而周朝初期,文化就已相当发达,从安州青铜鼎铭文中可见其文字已具有相当先进的水平。如果姬氏巴子不是大老粗,自当引进文字。纵不肯开发巴人智力,也当以文字记下巴国史实和自己的功绩。巴方曾有过雏形文字,建国后停顿了,连那位姬姓巴子的印玺也只是个龙虎合一的图章。那时文字传布 范围狭小,知识分子稀少,而周武王派至巴地为王的,大老粗正是合适人选。本来,他被封来的任务,就是来弹压巴人的。周王未得国之时,唯恐属下壮士不勇猛。既得国为王之后,唯恐属下太勇猛,难以管理,甚至将来会取而夺之。于是就千方百计地削弱他,限制他,甚至扼杀他,消灭他。这是历代统治者的通病,也是周武王派姬姓巴子来的任务和要求。

巴人是不好欺负的。对姬氏巴子倒行逆施,群起反抗,或逐其出境,或攻而杀之,于是周成王才命南宫中伐之,此其一也。

其次,姬姓巴子不按时进贡。“岁贡不入”,由来是天子出兵征伐的理由。不过,这种可能性很小,因为他是周天子的同宗兄弟叔侄,无名小卒突受皇恩而为诸 侯,焉有不感恩戴德 ,及时进贡之理?

倒是巴人造反诛姬氏巴子的可能性极大。这,从流传几千年的一些民间语言中可窥端倪。一是土家人称虎为“老巴子”。“老”者,长辈之美称也。故父亦曰“老子”。“老巴子”含有“巴子”的“老子”之意。这反映了巴人对第一位姬姓巴子的不满。你称巴子,那我们的君大爷就是巴子的老子。二是叫男子的生殖器为“姬巴子”。这是最明白的咒骂语言。

巴人夺回姬子大权后,南宫中率师“伐反”。胜败如何?史无论 述。从历史看,巴人不仅未丧元气,反而日渐强大,最终为秦所并。估计南宫中与巴国接触后可能有过议和过程。虎方答应称臣进贡,周兵的目的已达到,于是南宫中铸鼎志功。而巴人首府也由长阳夷城迁往恩施,涪陵等地。往川、滇、黔开拓。

如果夷城不是巴子国的都城,周武王不会派南宫中率师由周向豫西南进入汉水流域,再由汉水中游单线行军进入鄂西山地,在秭归境的长江峡谷(夔罅)南与虎方接触(李冕世语)。周师绕了个大弯,避开江汉间的“巴方”势力直取“虎方”,正所谓“擒贼先擒王也。”

最后,让我们引用几个名家名言作结束语,著名作家书法家李尔重书写考古学家王善才先生《清江访古》曰:“巴山巴水巴峡巴王洞,巴人巴族巴国巴文化。”

分享到:

上一篇:土家族的香炉石文化遗址   下一篇:土家族古迹“陶玺”

返回首页

更多>>相关文章

更多>>图片文章

土家族的香炉石文化遗址

精彩推荐

更多>>民族文化

中国的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都是由外国传入的,这些宗教都是世界性宗教,在国际上占有...[详细]

更多>>民族旅游

灵武恐龙化石群遗址位于宁东镇磁窑堡煤矿南1公里处,距银川市东南70公里。2005年4月至2006年11月...[详细]
广西容县真武阁在城东绣江北岸,建于明万历元年(1573)。阁下有石台,称古经略台。楼阁平面矩形...[详细]

更多>>民族饮食

更多>>民族新闻

更多>>民族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