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早期民间歌舞百戏中已开始有戏剧性质的艺术形式。据《西藏王统记》载,松赞干布颁发《十善法典》时举行的庆祝会上,“令戴面具,歌舞跳跃,或饰嫠牛,或狮或虎,鼓舞曼舞,依次献技。奏大天鼓,弹奏琵琶,还击饶钹,管弦诸乐如意美妙,十六少女,装饰巧丽,持诸鲜花,酣歌曼舞,尽情欢娱”。
在桑结嘉措医著《亚色》中记载,桑耶寺落成典礼时,臣民们进行“阿卓”(藏族古鼓舞)、“鲁”(歌唱)、“鲜”(类似哑剧的舞蹈)等娱乐活动(本章题图即为桑耶寺壁画反映该寺落成开光典礼上的欢庆活动)。乃东县哈鲁岗村至今还保留着“阿卓”这种古老的大型鼓舞队组织,其领舞师的面具与早期藏戏的白山羊皮面具大致一样,戴面具者的名称也同样叫作“阿若娃”。阿卓鼓舞的结构由开场舞蹈“萨江萨短”、正式节目(或称正戏)和“扎西”(吉祥收尾)三段构成,这种结构形式与藏戏是完全一样的。桑耶寺主殿不远处,有赤松德赞为给他生了三个王子的后妃次央萨梅朵珍建造的神殿康松桑岗林。在这座神殿的壁画中,有桑耶寺落成庆典的热烈场面,其中有多种阿卓鼓舞队、谐钦歌舞队、宗教仪仗队和白面具戏的表学画面。同样内容、形式和场面的壁画,在桑耶寺正殿大门内右侧墙上亦有一处。戴着白面具进行艺术表演的形式,早在吐蕃王朝的初期就出现了,如大昭寺内殿有一幅《文成公主入藏欢庆图》壁画,在反映拉萨万人空巷,以歌舞百戏欢迎公主的画面中,于中心位置有一个牧民戴着白山羊皮面具逗引两头野牛进行舞蹈的场面,旁边还有两个司鼓钹伴奏者,亦与藏戏演出的形式基本相同。
西藏有一种综合程度较高的古老歌舞艺术“热芭”。据颇有声望的察雅第四代热芭艺师桑登曲培说:“热芭男子,手持红色的牦牛尾巴,早在原始部落时期就有;牛头和牛尾巴是当时各部落胜利的象征,也是一种信仰崇拜的偶像,是苯教时期就流传下来的。”(阿旺克村:《雪域东部的热芭艺术》)热芭最有代表性的《铃鼓舞》,所使用的鼓就是今天林芝地区跳神中女巫手持的独柄鼓。藏戏的开场演出形式与热芭很相像,戴面具的温巴与热芭短剧里猎人的服饰和表演动作也一致,演出高潮时运用的表演特技“拍尔钦”(躺着蹦子)和热芭的“死人”蹦子更为相似。后来除演出歌舞和百艺杂技以外,也开始演出杂曲短剧。如察雅热芭队演出的《贡布夏羌》(即《猎人与小鹿》),类乌齐热芭队演的《嘎色喇嘛》,丁青热芭队演的《嘎亚抢媳妇》等。其他音乐和歌舞也早有了长足的发展,如民歌和歌舞中的“谐”就有:拉鲁(山歌)、卓鲁(牧歌)、勒谐(劳动歌)、阿谐(打阿嘎歌)、果谐(圈舞歌)、巴谐(巴塘弦子歌)、达谐(箭歌)、热谐(热芭铃鼓舞中的歌)、羌谐(酒歌)、次加(对歌)、兑鲁(情歌)、卓巴谐玛(鼓舞中女歌手的伴唱)、谐歌(仪仗祝颂性大歌)等等,它们的旋律、节奏、曲式结构和韵调各具特色。其中比较古老的谐钦发展的种类多,表演规模也大,表演进分男、女队,人数较多,歌首是谐钦表演的重点,只唱不舞,所填歌词可反复吟唱;中间一段是以嘘声伴随节奏进行舞蹈;歌尾是热烈欢腾的快板歌舞。它的曲调很丰富,一般分为“达仁”“达通”两种,即长调、短调。藏戏唱腔也有“达仁”“达通”,在旋律、节奏和曲式特点上,与谐钦音乐颇为相似。在谐钦和宗教音乐诵经调中都有“仲古”,“仲古”这种特殊的声乐装饰技巧,对形成蓝面具戏唱腔风格,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还有连臂踏歌、劳动气息浓郁的山南果谐,后藏一带的踏步为节、欢快热烈的六弦弹唱“堆谐”,以舞姿豪放矫健、古乐色彩明亮为特色的昌都“果卓”(锅庄);善舞长袖、歌声圆润抒情的巴塘弦子;顿挫强烈、粗犷激扬。气势雄浑的各种“阿卓”(鼓舞);规模宏大、载歌载舞、多段组合排列的古老“诸钦”……另有宗教礼仪性歌舞队,为神会和达赖迎送举行仪仗表演,主要由“噶珠”(表演噶尔的儿童或年轻演员)执宝剑、斧钺、铃杵,以唢呐、达玛鼓和蟒桶号等乐器伴奏进行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