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牧区舞蹈的传承与发展

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连翘 发布时间:2011-11-26

西藏是歌舞的海洋,这海洋遍及西藏的城市乡村,农区牧场。除宫廷舞蹈外,藏族的舞蹈多是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肢体语言的最直接反映,历经几千年的传承和发展,形成了自成体系的藏族舞蹈。

藏族舞蹈和所有舞蹈一样,都是劳动人民用自身的形体动作表达情感、传情达意、与自然沟通的无声语言。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是以当时的社会环境为大背景,表现具体时代的生活现实,因而具有强烈的时代烙印。

我出生在藏北草原,在那里生活了近30年。藏北草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那里神秘而充满活力。在那片羌塘大草原上,生活着勤劳善良的牧民。草原的游牧生活,造就了他们勤劳善良、勇敢豪放的性格;藏北的高天厚土,孕育了他们清澈嘹亮而又优美的歌喉。每一顶原始而又古朴的老帐篷,都记录着历史的沧桑;每一顶老帐篷里传出的古老歌谣,都会触动人的灵魂深处。而牧场上每一个原始而又充满激情的圆圈舞、富有哲理的山歌还有那野性而又饱含无限爱恋的情歌,都让这里充满了和谐温情的气氛。

我是在藏北草原的帐篷里长大的,奶奶不管是放牛还是挤奶都背着我,所以草原是我生活的舞台,挤奶的声音和奶奶哼唱的古老牧歌给了我音乐的启蒙,黑色的牛毛帐篷是我的生命,这一切也成了我施展艺术才华的灵感源泉。

历史悠久的藏族民间舞蹈,经过这里的人们代代相传,形成了现今较为完整的体系。对任何舞蹈进行创新确实很难,甚至连改一个舞蹈动作都会觉得那是一种破坏,稍有不慎,就会使整个舞蹈变了味道,因此,后人在发展这种艺术时,从舞蹈动作到服饰装扮,对每个细节都要需要注意把握一个“度”的问题,以保持藏族舞蹈的原汁原味。

实际上,牧区舞蹈在传承方面并不存在问题。在这里土生土长的人们从小就在这种浓厚的文化氛围中长大,早就对其熟记于心。但要想发展和创新,则需要有细致入微的观察、长期的生活经验,加上自身的艺术修为,彼此相互融汇贯通,才可能有胆量、有能力去发展和创新这已经相对完整的原生态舞蹈。

牧区舞蹈的创新发展要依靠生活的积累和细心观察

我长年生活在牧区,因而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不用深入牧区采风,就能把牧区的每一个生活细节理解得很到位。父老乡亲平时跳的传统舞蹈,每一个动作要领我都早已熟记心间。

我创作于1990年的的第一个舞蹈《春女》中有一个捂嘴的动作,现在在内地的舞台上都很流行,并成为表现藏北牧区女孩的招牌动作和藏北牧女的符号。实际上,在以前藏北牧区传统舞蹈中并没有这种动作,它只是人们平时生活中的一个习惯。在藏北牧区,由于自然环境的关系,人们的衣服很宽松,这种衣服既可以当被子用,也可以装着小孩。多年前,由于没有口罩,天气寒冷时,为了不呼吸到刺骨的寒气,牧区的人们就把宽大的袖口当口罩捂在嘴上,方便而实用。

生活中,牧女们习惯用左手捂嘴,这个动作最能体现牧女的生活情态,所以我把这个动作提炼加工,用舞蹈的语言表现出来。在舞蹈《春女》出场的动作中,牧女们左手用宽大的袖口捂着嘴,身体向后仰,右手两边摆动,腰下90度,下腰的时候两肩前后甩动。演员们一出场,观众们就发出了会心的微笑,因为他们从这个动作中就看出了这是表现藏北牧女生活情态的动作,观众看懂了我的用心,说明我这个动作设计师成功了。

现在,只要编排反映牧区姑娘生活场景的舞蹈,很多艺术家都会采用这个舞蹈语汇,因为这个动作最能够表现牧区姑娘们羞涩却开心的心情和豪爽大气的性格。

《霍姆斯斯》是我创作的另一个代表作,在内地演出时曾被译为《西藏红》。“霍”是藏族牧区一个部落的名称,“姆”在藏语里是女孩的意思,“斯斯”是象声词,就是女孩身上的配饰发出的声响。

这个作品的创作灵感来源于我的奶奶。在牧区,很多人都将家里的财产穿戴在身上——金银珠宝做成的首饰、精心打制的腰刀、甚至很多生活用具,为了方便和适应游牧生活,也都会挂在身上。小时候,生活在奶奶身边,每当她听到叮叮当当的声响,还没见到人,就能从声音的不同判断出是谁家的女儿来了。多年后的今天,当我从事舞蹈创作时,想起奶奶,也想起了那美妙的声音,于是就有了《霍姆斯斯》。

《霍姆斯斯》中也有一个细节是特别设计的——所有女孩的面颊上都画成红色。这可不是高原红,而是爱美的牧区姑娘们自制的防晒霜。牧区的姑娘特别爱美,她们在放牧时会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还会擦上防晒霜,所以她们的皮肤很好,很白皙。不在牧区生活或不仔细观察的人很难发现这个细节。

《霍姆斯斯》中还有一个动作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出场的姑娘们右手搭在左肩上,右臂呈三角形挡住脸的下半部,只露出两只大眼睛,同时左手托住右臂,这本是牧区女孩看陌生人的习惯性动作。然后她们慢慢把手臂打开,露出身体和整个脸部,表示女孩不再害羞,之后通过一系列动作完全表现出牧区女孩的活泼、热情、美丽、大方、豪爽、泼辣的形象。这是我在生活积累的经验上进行提炼加工,使这一系列的动作更艺术化、也更完美地表现出来。现在,这个动作也成了展示藏北牧区女孩形象的标准动作,这就是传承与发展的完美结合。

《霍姆斯斯》成功了,还得了全区舞蹈大赛金奖,这是对我把牧区舞蹈创新发展的最大肯定。我说是运气好,专家并不认可,“那么多年没人挖掘出来的东西,被你挖掘出来了,看来是你很有心。”回头想想,这确实是我长期积累和平时细心观察的结果,是生我养我的故土给了我创作和创新发展牧区舞蹈的源泉。

牧区舞蹈应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传承

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很多古老的舞蹈形式都得到了传承,孩子们在民间舞蹈娱乐活动中学习并掌握了祖祖辈辈流传下来舞蹈形式,并一代代传承延续。随着时代的变迁、生活的改变,很多传统舞蹈被加入了人们所生活的年代的元素,牧区舞蹈就这样传承并发展下来,留给后人的都是舞蹈中的精华部分,形成了一个区域乃至全人类的文化遗产。

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我有责任和义务将牧区的舞蹈文化继续传承并发展下去。虽然我创作了一些流行并有一定影响力的舞蹈作品,但并不意味着这是我的私有财产,它是属于牧区、属于中华民族、属于全人类的。

一次,我在电视上看到内地的艺术家们在舞蹈中采用了我设计的动作,我感到很高兴,因为这也是一种传承发展。牧区舞蹈应以各种方式和渠道,让它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传承,让更多的人了解牧区舞蹈,并投入到牧区舞蹈的创作中,并在祖辈流传下来的基础上发扬光大。

发展中的牧区舞蹈要贴近时代,反映时代生活

社会在前进的同时,人们的生活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舞蹈是生活的直接体现,传统舞蹈不创新就会落后于生活,这就需要舞蹈编导们去创新,去完善。

传统古老的牧区舞蹈有其独具魅力的特点和特色,但这种特点和特色不应该一成不变,新时代的生活元素应该融入其中,以便真实地反映时代生活,这才是牧区舞蹈经久不衰的秘诀。

结合现实生活,我曾创作了女子群舞《心灵沟通》。这个反映西藏人民生活,特别是牧区变化的舞蹈也是有生活原形的:一群满头发辫、穿着现代感很强的牧区服装的女孩,迈着轻快的舞步,熟练地敲击着电脑键盘,与外界进行沟通交流,手机成了她们除了传统配饰以外的最新最时髦的饰品。这是新西藏人们的生活写照——西藏不再遥远,高原深处的农区牧场不再遥远,当年见到外人羞怯得不敢直视对方的牧区姑娘们不再封闭,她们泼辣豪爽中带着俏皮,即使在草原深处,她们依然与时代同步,一样享受着现代科技给人们带来的便捷,这是焕发了青春的古老大草原上的人们,在新时期精神风貌的真实写照。

这样的创作是时代赋予艺术家,特别是关注牧区舞蹈艺术的艺术工作者们的使命和责任: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百姓,只有这样的作品才能打动观众,让所有人包括牧区的百姓看懂并喜欢,因为这类作品反映的是他们的生活,只有这样,才能让牧区舞蹈得到发展,才能让牧区的舞蹈艺术延绵不绝,经久不衰。

分享到:

上一篇:木板大鼓   下一篇:毛南族的“还愿舞”

返回首页

更多>>相关文章

更多>>图片文章

畲族文学艺术
傣族文学
傣族文学 叙事长诗
独龙族艺术

精彩推荐

更多>>民族文化

中国的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都是由外国传入的,这些宗教都是世界性宗教,在国际上占有...[详细]

更多>>民族旅游

灵武恐龙化石群遗址位于宁东镇磁窑堡煤矿南1公里处,距银川市东南70公里。2005年4月至2006年11月...[详细]
广西容县真武阁在城东绣江北岸,建于明万历元年(1573)。阁下有石台,称古经略台。楼阁平面矩形...[详细]

更多>>民族饮食

更多>>民族新闻

更多>>民族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