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表演艺术家李世济

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连翘 发布时间:2011-11-22

李世济在《锁麟囊》中饰薛湘灵 弃医从戏无怨悔 李世济出生于上海的大户人家、书香门第。她5岁开始接触戏曲,12岁的时候,在一个偶然的场合,李世济见到了程砚秋。当时有人说她“长得跟程大师很像,何不认作干女儿”,就是这么一句玩笑话,反被大师严肃对待了。第二天程先生就专程带着礼物来到了李世济上海的家,拜访了她的父母,并收李世济为义女,李世济开始学习程派。先学《骂殿》、《红鬃烈马》、《玉堂春》、《四郎探母》、《大·探·二》等,再逐步学习程派本戏《六月雪》、《文姬归汉》、《荒山泪》、《锁麟囊》、《春闺梦》等。 然而学戏也并非轻松容易之事,一旦李世济偶尔忘词或者唱错,必定会遭干爹用红木尺子打手板之苦。年少的她,学艺非常刻苦,练习走脚步的时候,从夹纸,到头上顶本、顶碗,甚至到头顶上换成一碗水,如此反复练习下来,一个礼拜就要走破一双鞋。而这时心灵手巧的程先生一定会亲手为干女儿缝制一双新鞋,并从北京邮寄到上海,令李世济充满了感激和感动,并加倍努力地练习。 可李世济想正式出道唱戏,程砚秋却以“戏班是一个大染缸”为由表示反对。李世济说:“虽然我还没拜师,老师就走了,但是他改变了我的艺术道路,他的精神已经给我留下来了。” 李世济还延师陶玉芝学基本功,朱傅茗学昆曲,赵桐珊(芙蓉草)学花旦、刀马旦戏,后又随李金鸿学武旦戏,并由王幼卿说老戏。有诸多名师的指导,加上本身强烈的进取心和苦学苦练,她打下了全面、扎实的艺术功底。 李世济视演戏为自己的生命,上世纪50年代初,尽管程砚秋大力反对,她还是毅然决然地从赫赫有名的上海第二医科大学肄业,来到北京自己组建戏班,赴各地巡回演出。除了上演常见的程派本戏外,还演出《金·断·雷》、《孔雀东南飞》、《柳迎春》、《鸳鸯》、《青霜剑》、《英台抗婚》等,演出剧目丰富,可以1个月不翻头。 1954年至1955年间,她又有幸获梅兰芳的青睐,亲授了《霸王别姬》、《贵妃醉酒》等名剧,由此博采众长,并进一步领会了程派的精粹,使她的程派技艺日益精进,很快就获得了“小程砚秋”的美称。 1978年,李世济到中国京剧院,致力于程派戏的整理加工。她请著名剧作家汪曾祺修改《英台抗婚》,范钧宏修改《文姬归汉》、《碧玉簪》,又请杨毓珉修改《梅妃》,一批程派戏以新的姿态重现舞台。她在《文姬归汉》中删去了拖沓琐碎的场次,保留了原有的三大慢板精彩唱段,加强了别子、送子的情节,使原来的戏更能扣人心弦。《英台抗婚》这出戏,吸取了越剧的特点,她整理时保留了各式“哭头”,加用“二黄慢板”“二黄中板”替代过多的“散板”,以弥补某些不足。多年来,她不懈怠地整理、修改、加工,终于获得了成功。 如今,回顾自己当年弃医从戏的经历,看到当年的大学同学在医学界卓有成绩,李世济对自己的选择依然无怨无悔。 功不可没“新程派” 戏曲在其历史上,一直都是在改革创新之中发展过来的。无此,便难以适应时代的需要,便会“不适者不能生存”。而此改革创新者,不仅需要演员扎实深厚的功力,而且需要演员敏锐独到的判断力以及勇于突破陈规的勇气。李世济便是这样一个人。 在“文革”前,不论是传统戏、新编戏还是现代戏,李世济完全遵循程师的路数,虽有发挥但也不离左右,如《南方来信》、《三娘教子》等,以及配唱的《游龙戏凤》电影版本。正因此阶段李世济严谨地遵循程师,她才能深得程派的精神,也才能在保持此精神的基础上大胆创新。 “文革”以后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是刚恢复传统戏的年代。虽说恢复了传统戏,但观众寥寥。当李世济重返舞台后,她敏锐地感受到:京剧要发展,就必须创新。 1979年,当演完《锁麟囊》谢幕的灯光亮起时,她听到台下响起如潮的掌声,但看到的却是一片白花花头发的观众,便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一定要让白发观众变成黑发观众,一定要把在“文革”中失去的观众找回来! 第二天,她便到戏院去调查,看演出到什么时候年轻的观众会叫好。她还到年轻人中去走访,问他们喜欢什么样的戏曲。 李世济的大师兄、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赵荣琛生前曾说过:“根据我的体会,程派唱腔中,完全可以使用亮音。但亮音要有厚度和力度,这样的亮音才能与程派唱腔沉郁、凝重的风格和谐统一。”李世济亦深谙此理,她认为“亮”与“暗”只是相对而言,只要把握住“程腔”的基本艺术风格和发声方法,在声音、气息运用、字句的轻重上下功夫,同样能唱出韵味十足的“程腔”来。 对程派唱腔进行改革,在当时引起许多人的非议,好友劝李世济:“别改了,依你现在的水平也行了。”李世济却坚持自己的想法,她把当时的美声唱法巧妙地糅合于自己的演唱之中,更加突出程派的特点,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一时间吸引了大批的老中青观众。 李世济演出的《锁麟囊》(与赵丽秋合作)、《文姬归汉》、《英台抗婚》、《梅妃》等戏都是非常出色的作品,体现出“新程派”的独特韵味。 1982年冬天,李世济赴上海演出《英台抗婚》(以下简称“《英》剧”)。广告贴出后,许多老观众都不免替她担心——《英》剧虽是程砚秋先生的晚期代表作,但程先生本人并没在上海唱红。因为《英》剧中上板的唱段少得可怜,“散板”成为主要板式。而李世济此次演出又非全本,在100分钟时间里,“唱”就更少了。《英》剧前的垫戏开锣了,观众席中还没静下来。可李世济一出场,一开腔,场内安静了下来。散戏后,那些看过李世济在沪全部剧目的观众公认,《英》剧的演出是最成功的。原来,她对《英》剧已经做了不少的修改。京剧研究家徐城北这样评价李世济版的《英台抗婚》:“观众领略到很多很多——其中有哀绝天地的人物形象,也有集大全并蕴含着发展的程腔。” 在《锁麟囊》中,李世济对伴奏手段进行了大胆地创新与改造,除了京胡、京二胡、月琴这“三大件”外,把笙也加入进去,在弹拨乐等民族器乐着力渲染与烘托下如泣如诉、细腻委婉地表达了剧中人的性格,在天津、香港等地演出颇受欢迎。 许多人就是从听李世济的戏,开始步入京剧殿堂的,因此她对程派乃至京剧的发展和弘扬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可谓功不可没。 艺术之旅有知音 随着“新程派”形成明丽典雅、高亢激越的艺术风格,有人质疑,认为与程砚秋含而不露的艺术风格背道而驰,可观众的认可令李世济坚持不懈。每当谈起自己在艺术之旅的知音,李世济都会提到背后默默支持她的丈夫唐在炘。她说:“是他助我获得今天的成功。” 唐在炘是著名琴师。1945年秋,唐在炘在上海为程砚秋伴奏时认识了李世济,他们第一次合作了一出《贺后骂殿》。唱罢,唐在炘不由暗暗吃惊:好一副宽亮的嗓子啊。之后,他几乎每天都来陪李世济吊嗓子。 长期合作中产生了情愫,唐在炘与李世济走到了一起,他们既是夫妻又是良师益友。唐在炘为李世济甘当绿叶,默默无闻。他俩都不是京剧科班出身,这使得他们在成功之路上付出了比其他人更多的艰辛和努力。李世济说,她很尊敬唐在炘。唐在炘是圣约翰大学建筑专业的高材生,才华横溢,但他毅然给李世济当伴奏,一心烘托李世济:“他拉的《梅妃》,我还没有开口,他已经用音乐把我带入意境,我已经眼泪满眶。”他还为李世济作曲,写的时候反反复复地推敲。李世济说:“有这么一个爱人值得骄傲,值得自豪。” 如今,李世济年事已高,承受晚年丧子之痛,照顾卧床不起的丈夫。如此家庭变故,没有让李世济停止对京剧的贡献,她想把程派的精髓传承下来。李世济的弟子很多,她对这些弟子寄与厚望,虽然有的徒弟因故改行,李世济也困惑过,可她坚信京剧发展之路会越走越好。于是,她教学生,会票友,不遗余力,忙得不亦乐乎。 相关链接 李世济祖籍广东梅县,1933年生于江苏苏州,长于上海。1953年成立“李世济剧团”。1956年参加北京京剧团,与马连良、谭富英、裘盛戎等配戏、合作。1957年在世界青年联欢节上获银质奖章。1979年调入中国京剧院二团。现为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中国京剧程派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理事。京剧程派传人之一。 主要演出剧目:《锁麟囊》(与赵丽秋合作)、《文姬归汉》、《梅妃》、《英台抗婚》、《陈三两爬堂》、《武则天轶事》,现代戏《南方来信》、《党的女儿》、《杜鹃山》(与马连良、裘盛戎合作)、《刘三姐》、《刑场上的婚礼》。

分享到:

上一篇:老生“麒派”的创始人周信芳   下一篇:北方昆曲表演艺术家田菊林

返回首页

更多>>相关文章

更多>>图片文章

朝鲜族“电影皇帝”--金焰
哈尼族演员杨晓帆
傣族傣剧演员万小散
满族表演家郑爽

精彩推荐

更多>>民族文化

中国的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都是由外国传入的,这些宗教都是世界性宗教,在国际上占有...[详细]

更多>>民族旅游

灵武恐龙化石群遗址位于宁东镇磁窑堡煤矿南1公里处,距银川市东南70公里。2005年4月至2006年11月...[详细]
广西容县真武阁在城东绣江北岸,建于明万历元年(1573)。阁下有石台,称古经略台。楼阁平面矩形...[详细]

更多>>民族饮食

更多>>民族新闻

更多>>民族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