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族的建筑特色

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佚名 发布时间:2014-11-15

由于没有灰浆粘接,瓦片之间没有牵引力,因而瓦片经风吹雨打,非常容易脱落,造成房屋漏雨,要修补也费时费力。再加上凤凰山区濒临大海,经常受强台风袭击,强劲的风力会将屋顶的瓦片吹走。为确保屋顶安全,畲民都将房屋建得很低、很矮,也很狭窄,以减少台风对屋顶瓦片的破坏。当然,这样做也有受经济条件制约的因素。我们知道,建得小一点的房屋可节省大量的材料和劳务,这对于生活在山区,生活艰苦的畲族同胞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畲村的房屋格局基本上有二种类型,“竹竿寮”和“走马寮”。“竹竿寮”就是平时我们所说的竹竿厝。它门面小但纵深长,就象竹竿一样修长。通常每排立五根柱子,栋柱与第二柱相隔一丈;第二柱与廊柱相隔五尺,前五尺为走廊,正厅照壁在后二柱之间,照壁就在两边的挟柱。照壁中间设有神龛,奉祀祖先。一幢房屋至少有两“木扇”柱子在两边牵墙,形成三格。也有五、七、九格不等的。正厅左右对称,偏间铺以地板,前一丈的方间为“暖堂”。堂前中间的桌下放有方形火炉,冬、春季可取暖、烘干。后一丈间铺设有对面床,中间空地为通往厨房的通道,照壁后无天井,而是砌上墙,做厨房用。楼上设谷仓和客房,正厅楼上不隔房间。走马寮的造型多为“日”字形,前后均有厢房,称为“伸手”后厢称为火厢。栋柱与第二柱相距八尺,偏间隔到廊柱,走廊不设廊柱,以马脚架下檐,过间一丈二尺,前后的卧室较大,少铺地板,不设暖间,仅在炉前设一火炉。照壁后有天井和小厅。“伸手”每排三根柱子,有二、三格不等。前天井较大,放中门,盖门楼。

分享到:

上一篇:蒙古族的建筑艺术   下一篇:保安族建筑特色

返回首页

更多>>相关文章

更多>>图片文章

居住建筑
民居建筑:堂屋和土楼
民居建筑:北方窑洞和古城民居
明代建筑

精彩推荐

更多>>民族文化

中国的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都是由外国传入的,这些宗教都是世界性宗教,在国际上占有...[详细]

更多>>民族旅游

灵武恐龙化石群遗址位于宁东镇磁窑堡煤矿南1公里处,距银川市东南70公里。2005年4月至2006年11月...[详细]
广西容县真武阁在城东绣江北岸,建于明万历元年(1573)。阁下有石台,称古经略台。楼阁平面矩形...[详细]

更多>>民族饮食

更多>>民族新闻

更多>>民族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