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塔文化与南通三塔

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金沙藤 发布时间:2012-03-25

一、古塔的历史

在辽阔美丽的祖国大地上,随处都可以看到古塔的踪影。这些千姿百态的古塔,其造型之美,结构之巧,雕刻、装饰之华丽,均堪与我国其它种类的古代建筑相比。

然而,在我国早期的古代建筑物中有楼有阁,有台有榭,有廊有庑,有民居有桥梁有陵墓,唯独没有塔。原来塔这种建筑并不是我国的固有类型,而是外国的一种建筑。在传入我国以后,塔又和我国原有的建筑形式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具有中国民族传统特色的新的建筑类型。所以,建筑学家们把塔称为我国传统建筑中的一朵晚开的奇葩。

那么,塔又是何时产生于何国,并在什么时候传入我国的呢?历史文献告诉我们,塔原本产生于印度,是佛教的一种建筑物,在公元一世纪的东汉时期,才随着佛教传入我国的。

公元前五、六世纪时,古印度的释迦牟尼创立了佛教。我们从佛教经典上得知,塔就是保存或埋葬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舍利”用的建筑物。舍利,原文的含义为尸体或身骨。据佛经上说,释迦牟尼死后,弟子们将其遗体火化,结成了许多晶莹明亮、五光十色、击之不碎的珠子,称为舍利子。还有其它的身骨、牙齿、毛发等等,也称为舍利。后来又加以扩演,凡“德行”较高的僧人死后烧剩的骨齿遗骸,也称为舍利。

古印度的塔有两种:一种是埋葬佛舍利、佛骨等的“萃堵波”,属于坟冢的性质;另一种是所谓的“支提”或“制底”,内无舍利,称作庙,即所谓塔庙。在公元一世纪的东汉时期,随着佛教的传入,古印度的塔也随之传入我国,并与我国固有的建筑形式和民族文化相结合,有很大的变化和发展。古印度的“支提”就发展成为我国的石窟寺,而埋葬和供奉舍利的“萃堵波”则发展为各式各样的古塔。从古塔的发展历史和现存的实物来看,不管是否塔中埋有舍利,统统都被成为舍利塔。由此可见,中国的古塔是由古印度的“萃堵波”发展演变而来的。

从我国的文字发展历史来看,在早期的汉字中并没有“塔”字。以后,人们根据梵文“佛”字的音韵“布达”,造出了一个“荅”字,并加上一个“土”字旁,以表示坟冢的意思。这样,“塔”这个字既确切地表达了它固有的埋葬佛舍利的功能,有从音韵上表示了它是古印度的原有建筑,准确、恰当而又绝妙。

印度的萃堵波和我国固有的建筑形式与民族文化相结合的过程,就是外来文化不断中国化的过程,也是中国古塔从无到有、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和古印度的萃堵波相比,这个古塔从形式、结构、布局和功能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印度半圆形的萃堵波一旦传入中国,首先就和我国原有的高贵而显赫的建筑形式——楼阁相结合,出现了楼阁式塔。我国第一座佛教寺庙中的佛塔白马寺塔,就是这样的建筑形式。以后,随着佛教在我国的广泛传播、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的发展,亭阁式塔、密檐式塔、花塔、金刚宝座塔、过街塔等,也相继出现在我国大地上。就是与古印度的萃堵波极为相似的覆钵式塔——喇嘛塔,在建筑造型和装饰艺术上也都增加了许多中国的成分。可见,从塔的形式上看,印度的萃堵波在我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在古印度,佛舍利是埋葬、供奉在萃堵波中的。而在我国,塔下一般都建有地宫,以埋葬或供奉舍利。这是印度萃堵波与我国固有的陵墓制度相结合的产物。同印度的萃堵波相比,中国的古塔不但有塔刹、塔身、沓座,还有塔下地宫,在结构上已经发上了很大的变化。——在近代和当代维修古塔的过程中,人们在塔顶上也曾经发现过舍利,可见塔下地宫并不是中国古塔埋葬舍利的唯一地方。但是地宫的出现,却是印度萃堵波中国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在古印度萃堵波的前后左右,虽然还有少量的附属建筑,但都很简单。在中国古塔的周围或旁边,却有规模宏大的建筑群。在这些建筑群中,有殿堂,有走廊,有轩,也有亭。最初,塔在寺的中心。佛殿,佛堂等,围绕着佛塔修建、布局。随着佛殿在佛寺中地位的提高,殿、塔并列,或者将塔放在殿后,以至移于寺外,但古塔始终没有离开殿堂。这是古印度萃堵波与我国宫殿、府第等建筑形式相结合的结果。当然,由于人们对佛教的崇拜,历史上椰油许多达官贵人、举贾富商,把自己的宫殿和豪华住宅,也舍作了佛寺,这也促进了我国古塔与宫殿、府第的结合。佛教要早我国传播,就必须采用我国人民熟悉并乐于接受的形式。古印度萃堵波的传入和发展,与佛教的传入和发展如影随形,密不可分。因此,我国的古塔不但带有浓烈的宗教色彩,而且也富有浓烈的民族传统文化色彩,从而成为我国古代建筑中的一种特殊类型,成为绚丽灿烂、美不胜收的一朵建筑奇葩。

二、古塔发展的三个阶段

从历史文献的记载和我国现存古塔、古塔遗址的调查分析得知,古塔的发展大他上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东汉到唐朝初年,为古塔发展的第一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印度的萃堵波开始和我国传统简直形式互相结合,是不断磨合的阶段。

佛教同其他宗教一样,都要借助于实物来传播教义。佛教借以传播教义的实物除了佛经、佛像等外,就是佛塔了。根据史书记载,在著名的“永平求法”之后,汉明帝于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在首都洛阳兴建了我国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马寺,其中就包括了塔这种建筑。《释书---释老志》云:“自洛中构白马寺,盛饰浮图,画亦甚妙,为四方式。”

佛教初入中国时,人们对佛、舍利、萃堵波等等印度佛教名物是十分陌生的。汉明帝把传播佛教的使者迎进了洛阳,他的哥哥楚王刘映成为第一批信徒当中的一员。佛教的教义,与中国固有的王权思想、儒家学说、宗教信仰等存在着分歧、冲突,为了生存,佛教不得不采取了调和的立场,力争以人们习惯或熟悉的思维及行为方式来扩大自己的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来自印度的半圆形的萃堵波自然也不可能保持其原有形态,它势必要在迎合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前提下改变其本来面目。由于时间久远,当时的建筑已经没有实物,但是我们借助文献记载得知,中国最早期的佛塔,主要是楼阁试的建筑。《三国志》、《后汉书》均记载汉末修筑的徐州浮屠寺是一座大木塔,顶上有九重铜制的塔刹,重要阁道的塔身层数也不会太少。那么,在诸多的中国传统建筑形式中,佛教的传播者为什么要把萃堵波“嫁接”到高楼建筑之中呢?

从东汉开始,除了一些特殊的礼制建筑之外,自战国至西汉一直流行的高台建筑逐渐为木构高楼所替代。无论是宫廷还是地主豪强的庄园,都盛行建造木构高楼,除了供居住的楼之外,还有城门上的谯楼,市场中的市楼,仓储用的仓楼,了望用的望楼,守御用的碉楼等。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正是各种各样的木构高楼,构成了东汉建筑的时代特色。此外还要看到,秦汉时期的帝王、贵族普遍热中于求仙望气、承露接引等事,根据“仙人好楼居”的说法,至少在西汉武帝之时就已经出现了高达五十丈的井擀(gan)楼(即用大木实叠而成的高楼),用于求神迎仙。所以,木构高楼不仅是当时最显高贵的建筑,同时也是颇具神秘性的建筑,把萃堵波 “嫁接”其上,实在是一种非常有利于佛教传播的高明选择。

汉代的佛塔虽然已无实例可寻,但我们尚可从河南故县出土的陶楼和甘肃武威出土的陶碉楼形态中可见其大概。这种由构架式楼阁与萃堵波结合而成的方形木塔,自东汉时期问世以来,历魏、晋、南北朝数百年而不衰,成为此一时期佛塔的经典样式。对此,《魏书---释老志》说的很明确:“凡宫塔制度,犹依天竺旧状而重构之,从一级至三、五、七、九。世人相承,谓之‘浮图’,或云‘佛图’。”很显然,“天竺旧状”指的就是来自印度的萃堵波,而“重构之”就是多层木楼阁。在木楼阁的顶上放置萃堵波,应当就是这一时期佛塔的基本形式。这里顺带要提的是,在这一时期还出席那了一些亭阁式塔,它们虽然也是萃堵波与中国原有建筑形式相结合的产物,所以并不是该时期佛塔建筑的主流。

第二:从唐朝经两宋至辽、金时期,是我国古塔发展的第二个阶段,也是我国古塔发展的高峰时期。

唐、两宋时期古塔的建筑也达到了空前繁荣的程度。塔的总体数量较前代大增。建塔的材料也更为丰富了。除了木材和砖、石以外,还使用了铜、铁、琉璃等材质。阁楼式、密檐式、以及亭阁式塔正值盛年,花塔和宝箧印经塔又献异彩。这一时期,是从以木塔为主转向以砖石塔为主的最后阶段。由于材料的改变,使建筑造型与技术也相应有所变化。其中最终要的一点,是塔的平面从四方形逐渐演变为六角形和八角形。

根据文献记载和实物考察得知,早期的木塔平面大多是方形,这种平面来源于楼阁的平面。隋唐以及以前的砖石塔,虽然有少量的六角形、八角形塔,甚至还有嵩岳寺塔十二边形的特例,但是就现存的唐塔的情况来看,大多还是方形塔。但入宋以后,六角形、八角形塔很快就取代了方形塔。塔之平面的变化,首先是建筑工匠们从长期的造塔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所致。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高层建筑特别是砖石结构高层建筑,极易在地震中受到破坏。古代工匠们从对地震受损情况的观察中,已经认识到了建筑物的锐角部分在地震中因受力集中而容易损坏。但钝角或圆角部分在地震时因受力较为均匀而不易损坏。所以,处于使用和坚固两方面的考虑,自然要改变古塔的平面。其次,为适应人们登塔远望的需要,也是古塔平面发生变化的原因。木塔虽为方型,但却便于设置平座,使人们能够走出塔身,凭栏周览。改为砖石塔后,平座就不能挑出太远,人们走出塔身便很困难,而且危险性也大大增加。改为六角形或八角形后,不仅能有效的扩大视野,而且还有利于减杀风力,其优势是十分明显的。

由于社会风习的变化,唐与宋、辽、金时期的古塔,在审美特征上也有了明显的差异。大致来说,唐时修建的塔一般不尚装饰,唐人追求的主要是简练而明确的线条,稳定而端庄的轮廓,亲切而和谐的节奏,唐塔表西那出来的,是唐人豪放的个性和气度。而宋人却是可以追求细腻纤秀,精雕细琢,柔和清丽,所以宋塔的 艺术便在装饰的、表现的、外在的方面开拓新的境界,极力渲染其令人目眩的轮廓变化和颇有俗艳之嫌的形式美。至于与宋对峙的辽和金,则是在唐风宋韵的混合当中,谱写了中国古塔的黄金时代里又一辉煌篇章,宗教内在的感染力,是造塔者极力要表现的唯一主题。

第三:从元代经明代到清代,是我国古塔发展的第三个阶段。

元代以后,塔的材料和结构技术,再无更高的突破,只是在形式上有了一些新的发展。最为明显的是,随着喇嘛教的传播,瓶先行的喇嘛塔进入了中国佛塔的行列。这种带有强烈异域风格的塔,长期保持了它们那庄重硕壮而又丰满的造型。从元至清六百年间,这种塔形的主要变化,是其塔刹(即十三天)比例的变更,从元代的尖锥形,发展成为直筒形。明代以后,仿照印度佛陀伽耶金刚宝塔形式而来的金刚宝座式塔又和喇嘛塔一起,推动中国古塔的建造出现一次回光返照般的高潮。然而,从整体来看,从元代以后,塔的数量已经大大减少,佛塔的建造却处在不断衰落之中,而各种与佛教关系不大的文峰塔、风水塔却大量用处,但除了个别的精品之外,它们大多是粗制滥造的,几乎没有审美价值可言。

三、古塔的四个组成部分

我国的古塔虽然种类繁多,它们的建筑材料和构成方法也不尽相同,但是,这些古塔的基本结构却是大体一样的。

1、地宫 也称为“龙宫”、“龙窟”。这是宫殿、坛庙、楼阁等建筑所没有的。为什么要有这一部分构造呢?这是因为塔是 埋葬舍利的。根据考察,在印度,舍利并不是深埋地下,只是藏于塔内。而传到中国来之后,与中国传统的 深葬制度结合起来,便产生了地宫这种形式。凡是建塔,首先要在地下修建一个地宫,以埋葬舍利和陪葬器物。这与中国帝王陵寝的地宫相似。当然,塔的地宫远远不如帝王陵寝的规模那么大,陪葬的东西也少的多。塔的地宫内安放的东西主要是一个石函。石函内有层层的函匣相套,也有用石制或金银、玉翠制作的小型棺椁。内中一曾即为安放舍利之处。此外,在地宫内还陪葬有各种器物、经书、佛像等。地宫是用砖石砌成的方形或六角形、八角形、圆形的地下室。地宫大都深埋地下,只有个别半入地下。

河北定州静志寺真身舍利塔塔基地宫又称“舍利阁”。它位于塔基的正中,在距现存地面约六十厘米的深处。上有石刻歇山式屋顶一块。屋顶之下有一个方孔,这就是地宫舍利阁的顶口。地宫平面作四方形,但不甚规整。地宫南面辟门,作拱券式。地宫内四壁均有壁画,为天王、帝释、梵王、童子、侍女等任务形象。北壁正面书写“释迦牟尼真身舍利”的牌位,两旁绘有十大弟子礼拜的图案。舍利阁内的柱子、斗拱、檀枋、阑额的彩画,色泽如新,是地面建筑中见不到的宋代作品。

解放后各地清理和维修古塔时,发现了许多地宫以及内部所埋葬的舍利及文物,例如江苏镇江甘露寺铁塔、苏州虎丘塔、湖北武昌黄鹤楼前胜象宝塔、北京西长安街庆寿寺双塔、吉林农安万金塔、云南大理崇圣寺千寻塔等等。它们为研究古塔地宫形制与结构,提供了不少实物资料。

2、塔基 塔基是整个塔的下部基础,覆盖在地宫上。很多塔从塔内第一层正中即可探到地宫。早期的塔基一般都比较低矮,只有几时厘米。例如现存的两座唐以前的塔——北魏嵩岳寺塔和隋朝的历城四门塔的塔基。在唐代,有的塔为了使它更加高耸突出,在塔下又建了高大的基台,例如西安唐代的小雁塔、大雁塔等。亭阁式塔的塔基,在唐代也开始发展成高大的基座,例如山西泛舟禅师塔、济南历城神通寺龙虎塔等。

唐代以后,塔的基础部分有了急剧的发展,明显地分成基台与基座两部分。基台就是早期塔下比较低矮的塔基。在基台上,增加了一部分专门承托塔身的座子,称为基座。在建筑艺术效果上,它使塔身更为雄伟突出。基台,一般比较低矮,而且没有什么装饰。基座部分则大为发展,日趋富丽,成了整个塔中雕饰最为华丽的一部分。在基座的发展过程中,尤以辽、金时期的密檐式塔的基座最为突出。

辽、金塔的基座,大多作“须弥座”的形式。以北京天宁寺塔的须弥座为例,座为八角形,建与一个不甚高大的基台上,共有两层束腰。第一层束腰内,每面砌六个小龛,内刻狮子头。龛与龛之间以雕花间柱分隔。第二曾束腰下部砌出小龛五个,内雕佛像。龛与龛之间的间柱上雕饰力士。上部施斗拱。斗拱上承托极为精细的砖雕栏杆。栏杆上置仰莲三重,以承托第一层塔身。整个须弥座的高度约占塔高的五分之一。它成为全塔的重要组成部分。

后来,其他各种类型塔的基座也越来越往高大华丽的方向发展。喇嘛塔的基座发展的非常高大,体量占了全塔的大部分,高度占到总高的三分之一左右。金刚宝座塔的基座已经成为塔身的主要部分,座子本身比上部小塔要大的多。过街塔下的座子也比较上面的塔高大的多。塔的基座部分的大大发展,与中国古建筑传统中一贯重视台基的作用,有着你切的关系。它不仅保证了上层建筑物的坚固稳定,而且也收到艺术上庄严雄伟的效果。

3、塔身 塔身是古塔结果的主体。由于塔的建筑类型不同,塔身的形式也各异。各种不同类型的塔,就是按照塔身的形制来划分的。

塔身内部的结构情况,主要有实心和空心两种。实心塔的内部,有用砖石全部满铺满砌的,也有用土夯实填满的。纵或有些实心塔内也用木骨填入,以增加塔的整体连接,或增强挑出部分的承载力量,但结构仍然比较简单。

空心塔一般来说是可以登临的塔。这类塔的塔身结构比较复杂,建筑工艺的要求也比较高。空心塔的塔身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塔身内部从上到下是一个空筒,内设楼梯、楼板,可以登临;外设腰檐、平座,可以环眺四周。纯木结构,砖壁木楼梯、木楼板和砖壁木檐、木平座结构的楼阁式塔,如山西应县木塔、杭州六合塔等的塔身,就是这种形式。

第二类,塔身内设有中心柱。早期的木塔塔身内多有中心柱,并从塔顶直贯塔底。现在这类塔身的古塔,现在已经见不到了。河北正定的天宁寺塔为半木结构,塔内的木中心柱只有半段,仅在塔的上半部。但是,就是这种只有半截木匠中心柱塔身古塔,在全国也极少,十分珍贵。这种实物无可争辩地说明,这种没有大木中心柱的塔身,在我国古塔的建造中是存在的。随着建塔材料种类的增加和建筑技术的发展,有些古塔的中心柱不是采用木料,而是采用砖石建造。陕西扶风法门寺塔、河南开封祐国寺塔、四川乐山凌云寺塔就是这样的例子。

第三类,高台塔身。这里说的主要是金刚宝座塔。塔身用砖石建造,中设阶梯,可以上达。北京真觉寺金刚宝座塔、碧云寺金刚宝座塔等,就是这样的例子。

此外,覆钵式塔,即喇嘛塔的塔身,状如瓶形。明、清以后,建筑师们又在塔肚正中增设了焰光门,形如小龛。

在我国现存的古塔中,还有一些形制特别的塔身:有的在覆钵上多加上多层楼阁,有的是楼阁、覆钵、亭阁相结合,还有的塔身状如笔形、球形、圆筒形等等,形态多样,各呈异彩。

4、塔刹 俗称塔顶,就是安设在塔身上的顶子。我国的古塔很多,各座古塔塔刹的形状和建筑材料都不相同。但是,不管是用什么材料建造的塔刹,也不论其形式如何,它们都是古塔重要的、位置最高的组成部分。在古印度,塔刹只是作为萃堵波的表象而存在,结构简单,装饰也不复杂。但到了中国,就和我国原有的楼阁式建筑结合在一起,塔刹的建造就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其结构、形式也变得更为复杂、更为精细、更为美观了。因此,人们把塔刹的“刹”也作为佛寺的别称,寺也被称为刹,古寺也就被称为古刹了。

就塔刹的结构而言,它本身就是一座完整的古塔。塔刹由刹座、刹身、刹顶、刹杆等部分组成。

刹座是刹的基础,覆压在塔顶上,压着椽子、望板、角梁后尾和瓦陇,并包砌刹杆。刹座大多砌作须弥座或仰莲座、忍冬花叶形座,也有砌作素平台座的,以承托刹身。在有的刹座中,还设有类似地宫的窟穴,被称作刹穴。刹穴可以供奉舍利,可以存放经书和其他供器。云南大理千寻塔、北京妙应寺塔就是这样的例子。

刹身主要的形象特征,是套贯在刹杆上的圆环,称为相轮,也有称为金盘、承露盘的,是作为塔的一种仰望的标志,以起敬佛礼佛的作用。一般大塔的相轮比较多而大,下塔的相轮比较少而小。早期的塔制,相轮没有定式,有的塔相轮至多数十个,有的少至三五个。例如原洛阳永宁寺大木塔,就有三十重相轮。现存两处比较早的塔——四门塔和嵩岳寺塔分别为五轮和七轮。以后相轮的数目逐渐形成了一、三、五、七、九、十一和十三的规律。喇嘛塔大多采用了十三个相轮。因此人们就把这一部分称为“十三天”了。在相轮上置华盖,也称宝盖,作为相轮刹身的冠饰。

刹顶,是全塔是尖顶,在宝盖之上,一般为仰月、宝珠所成,也有作火焰、宝珠的,有的在火焰之上置宝珠,也有宝珠置于火焰之中的。因避“火”字,有的称为“水烟”。

刹杆,是通贯塔刹的中轴。金属塔刹的各部分构件,全都穿套在刹杆之上,全靠刹杆来串联和支固塔刹的各个部分。就是比较低矮的砖制塔刹,当中也有木制或金属刹杆。据佛经上说,刹杆又有刹柱、金刹、表刹等名称。刹杆的构造,有用木杆或铁杆插入塔顶之内的;如果塔刹很高,即用大木枝插入一二层或三层塔顶。长大的刹杆称为刹柱。有的刹柱与塔心互相连贯,直达塔底地宫之上。

以上所述塔刹的结构形制,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此外,各个时代、不同类型、不同建筑材料的塔,其塔刹也有所变化。有在刹杆上串联三、五、七、九个金属圆球作为塔刹的,例如辽宁被镇崇兴寺双塔;有的塔刹在刹座上贯有以巨大的宝顶,例如北京天宁寺塔。宝顶的形式各有不同,有圆形、方形、八角形等等。银川海宝塔的刹顶作方形葫芦形,或称蒜头形,可能是受伊斯兰建筑的影响所致。广州怀圣寺光塔又是一种情况,塔刹变成了风向标,它与佛教的塔刹意义完全不同。

四、南通三塔

南通有民谣:“通州三座塔,角分四六八;两塔平地起,一塔云中插。” 所说的“三塔”是城中的光孝塔、城东的文峰塔和狼山的支云塔。

在人们的记忆中,塔是富有生命的。因为它是历史,它是传说,它是一个又一个真实与梦幻的故事,一个又一个庄严的迷人的纪念。古老的通州城一直都有“未有城先有寺,未有寺先有塔”的传说,这寺指的就是天宁寺,这塔说的就是光孝塔。

历经千年的是光孝塔,虽然几经修建,但仍然保持着唐塔的建筑风格,有塔就有寺,如今的天宁寺是在唐代报恩光孝寺的基础上建成的。明万历年间,一代学者卢成学曾有五律写道:“高阁青霄外,苍茫万树烟。夕阳红道壁,寒水白为天。……这无疑把塔与寺和谐地融合在一起,寺静谧而传奇,塔耸立而神秘,寺里的塔庄严古朴,有塔的寺香烟缭绕。远望光孝塔,塔身奇长,玲珑挺秀。塔高三十余米,穿过须弥座似的塔基,踏上古老的木板,仿佛置身于唐代文化的摇篮。五级八角的砖木结构,每层都用砖砌成岩座,腰檐向上反翘,绕以雕版木栏,光孝塔的传说故事很多,其中就有一个和乾隆时的状元胡长龄有关,他家住在光孝塔西北的不远处,传说胡长龄小时候喜欢到光孝塔上去掏麻雀,有一次不小心翻过栏杆直往下掉,幸运的是衣服钩在二层的檐角上,他毫不惊慌大声喊人,结果平安无事。所以在胡长龄高中状元后,为天宁寺写过碑,称塔为支提塔,光孝塔悠久的历史,留下很多文化的沉淀。后人不断的修建不仅仅是为了保留这份久远的文明,也是为了留住曾经的传说。因为每一个传说总包含着人民的深情。

与光孝塔同属于宗教佛塔的还有在狼山之巅的支云塔。

支云塔按明《狼五山志》及顾养谦《重修狼山寺记》载,唐总章二年(669年)即已建山顶浮屠,但当时浮屠形制不为史载。到北宋太平兴国年间(976~984),相传是狼山僧人智幻和郡人姚彦章为纪念僧伽大士而建,即今天的支云塔。当时狼山脚下还是一片浩渺江波。这次修建,形成了今天支云塔的基本规模和形制。虽然历史上经过很多次重修,但是支云宝塔依然保持了宋塔的基本风格。

支云宝塔的形成,陆游《老学庵笔记》记有一则神奇的传说:宣和末年,有巨商曾施三万缗(千文为缗),将古泗州城普照塔修葺一新,数年后经商而归,舟行江中,忽见上游水面有塔向东漂浮而来,及至眼前,乃泗州城普照塔也,塔中走出一个和尚,和掌向商人说道:“修塔施主,淮南发大水,大师命我将此塔送往东海神山。”说罢江面狂风大作,宝塔如飞东去,飞至狼山落定,狼山自此有塔。

支云塔精确测量高度为34.98米,通称35米,加上狼山106.94米的高度,使它成为江海地区的“长颈鹿”了。登上支云塔,“八面风声若万马奔腾,若万籁怒号,升临者鲜不错愕股栗,若能极目纵观,则城廓若穴,云树如点,一切大江南北之山若拳若盂,而东南两际有恍若水接天边,真大观也!”拥卷登塔,四望云山,可以出世矣。明狼山总兵王扬德登塔,谓此塔“晴看吴越重云树,遐睇徐淮古战场”。

历代文人登塔更多有题咏之作,明人殷学思登塔题诗云:

宝塔支青云,去天无尺五。

天上星与辰,历历皆可数。

陈纯支云塔诗谓:

孤塔依然秀,登临四望通。

金光分晓日,铃响落天风。

眼底尘氛远,尊前世虑空。

醉来忘去往,明月大江东。

在支云塔南侧的墙壁上还镶有张继孟的一块诗碑,诗曰:

振衣直上最高颠,

江北江南望眼前。

波涌日轮金射海,

树缠烟带玉横川。

怜看踏雪修田耜,

忍见餐风守战船。

伸手摩天刚尺五,

好将此苦白苍天。

——《登支云塔绝顶四顾有感》

登支云塔这种“摩天尺五”的感觉,还见于我国现代著名文学家峻青的散文《狼山铭》一文:“当你站在山颠之上纵目四眺时那气势就更加非凡了,这时你会仿佛觉得……置身于九霄云外,俯视万里,茫茫无际的江海平原,从你的脚下一直延伸到天边的地方;一泻万里的滚滚长江像一条闪光的缎带,从遥远的天际,蜿蜒东来,奔腾入海。那海,那长江入口处的大海,更是水天相连,烟波苍茫,气吞三吴,势括八荒……”

支云塔下为地藏殿。殿中须弥座实为塔之阶基,这种形制为全国罕见。实因山顶平地较少,故出塔地层之檐而为殿,一物兼二用,古代工匠之智慧实在令人敬佩。佛经说地藏王菩萨“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地藏”,故名。佛祖嘱咐他在佛祖灭度后,弥勒佛出世前救助六道众生,他立下宏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正菩提。”安徽九华山是他的道场。地藏王菩萨两边供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和阿弥陀佛,再前东厢为延生殿,西厢为西愿殿,支云宝塔旧有苇一法师题联:“雁塔风霜古,龙池岁月深。”龙池在支云宝塔前,古时山上用水皆担江水,后来开凿莲池,有泉水涌出,四季不涸。龙池中立释迦太子像。据说释迦牟尼出生时,有九龙吐水,助其沐浴,故名龙池。

支云塔四面五级,为楼阁式砖木结构,朱漆雕栏,腰檐成翘形,上覆以金色琉璃瓦。自第二层以上三面各辟一门达中央方室,无门一侧于室内置佛龛一,内环以木梯。塔顶有覆钵相轮宝盖圆光等,组成一塔刹。1984年支云塔重修时,曾于塔刹中发现铜佛、金钱、银圆、各式玉器及翡翠、玛瑙、琥珀、珊瑚制的挂件饰物,还有七八块记载修塔历史的银牌铜牌等文物,修葺后重又放入镇塔。支云塔作为广教寺重要的组成部分,被列入南通市文物保护单位。有人作过这样的量算,支云宝塔位于南通城的中轴线南端,支云宝塔的塔尖、南通的南城门“江山门”(已拆,址在今长桥内侧)和城中心的谯楼三点成线,形成南通的风水门户,古人形容五山和支云塔是“江海拥金莲,乾坤落天柱”,不仅诗意优美,且把狼山支云塔拱卫江城之势,比喻得十分精当。这是南通特有的景观。今日支云塔已成为南通的象征,许多商品的商标和装饰都有它的身影。

支云塔建成后,屡遭雷击和火灾,进行过多次大修。民国年间,支云塔装上了避雷针,才消除了雷击之灾。1984年寺庙大修,历时一年,耗资37万。在 1984年支云塔修葺时,工人师傅从塔端200多斤重的铜葫芦里,取出历代僧人置放于内的金玉饰器、银箔珠宝、佛像经书等几十件镇塔之宝(修竣后,又复放入)。宝塔有宝,名不虚传。1986年支云塔大修后,宝塔朱漆雕栏,檐面饰以金色琉璃瓦,其金色火焰,使人们在十几里外就可以看见它的倩影。2001年6 月,新世纪伊始,广教寺再斥巨资,对宝塔作了大规模修缮。

一阵山风吹过,塔铃叮咚,清脆悠扬……宝塔上悬挂于檐角新铸的铜铃,是一位叫盛德成的老铜匠捐赠的。老铜匠花了一年多时间,收集响铜,制模冶铸,在宝塔竣工前夕,将20只铜铃运到狼山,挂上檐角。登上狼山,站在塔上,遥望江海平原,其景美不胜收,此刻,似乎体会出了杜甫那登高远望“一览众山小”的意境,田陌纵横,水天一色,让人倍感豪情万丈,真有冲上云霄之势,也许,支云塔就是因此而得名。支云塔已和狼山一道成为南通的象征。

如果,支云塔给人以高耸挺拔之势,那坐落在个簃艺术馆里的文峰塔,则让你感觉到田园一样的幽静,据说通州建成以后,长期不见有人在京城金榜提名,中进士、点状元,到明代万历年间,当地土绅与州官商议,并请术士观察,要得文运昌盛必须在城外东南方建一座文峰宝塔,《通州兴建文峰塔塔记》记载,建塔是为了补山水之形胜,助文风之盛兴,由塔建庙,塔顶曾铸有五只铁蝙蝠,为五福临门之意。民间认为五福即是福、禄、寿、禧、财五位尊神,来临通州坐镇,因此兴建寺庙时定名为五福寺,文峰塔是南通三塔中最高的一座塔,塔高39米,六角五楼的砖木结构古朴而优美,龙首、走兽、仙人装饰的塔檐典雅而传神,塔檐伸出较长,檐角向上反翘,顶有仰月宝瓶构成,院内的一株罗汉松一直默默地陪伴着文峰塔历经了百年的风风雨雨,粗糙的树干,茂密的枝叶,撑起了一方郁郁葱葱的田园,这里的亭台楼阁古色古香,树木花草别有情趣,如今塔边的文联、书画研究院、个簃艺术馆似乎更为古塔增添了一些文风兴盛的气息。每一座塔都有动人的传说,正是这动人的故事赋予了塔的生命、塔的灵性,于是每一座塔便成了历史的见证,它看过了一代代从脚下走过的人们,它欣赏着江海平原上每一处变化,它沉默无语的耸立着,正如这座城市一样,勇敢而坚强,美丽而年轻!

分享到:

上一篇:中国古塔有多少   下一篇:千年古塔纵横千年

返回首页

更多>>相关文章

更多>>图片文章

汉族的星海公园

精彩推荐

更多>>民族文化

中国的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都是由外国传入的,这些宗教都是世界性宗教,在国际上占有...[详细]

更多>>民族旅游

灵武恐龙化石群遗址位于宁东镇磁窑堡煤矿南1公里处,距银川市东南70公里。2005年4月至2006年11月...[详细]
广西容县真武阁在城东绣江北岸,建于明万历元年(1573)。阁下有石台,称古经略台。楼阁平面矩形...[详细]

更多>>民族饮食

更多>>民族新闻

更多>>民族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