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华明

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连翘 发布时间:2011-11-03

布朗族新农村建设的领头雁——董华明

布朗族优秀干部、临沧市双江县沙河乡副乡长董华明,被广泛赞誉为带领全乡人民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领头雁。在2009年国务院第五次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获模范个人殊荣。

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关注民生、解决“三农”问题,发展农村经济社会,改善广大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实施的一项惠民工程。它对于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脱贫致富奔小康,造福亿万农民意义重大。董华明作为沙河乡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项目的主要负责人,在2008年,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总体规划要求,兢兢业业,真抓实干,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性地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受到广泛的好评。

沙河乡位于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西南部,在413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上,生活着拉祜、佤、布朗、傣、汉等14种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近一半。全乡辖11个村民委员会、一个社区居委员、88个自然村、124个村民小组。山区面积占总面积的95%,属于典型的山坝结合的少数民族聚居农业乡。在这个昔日让人望而却步的“瘴疠之乡”开展新农村建设难度大,意义更重大。董华明所采取的举措,一方面是正确贯彻党的惠民政策,争取扶持、争取投资。另一方面是坚持群众的好事发动和依靠群众来做,凝聚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充分发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群众自觉地投身到新农村建设中来。这样双管齐下,沙河乡的新农村建设顺利推进,成果显著,自在情理之中。

董华明在承担主抓沙河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任务以后,深知要把这项工作做好,关键在于不能违背广大农村群众的意愿,更不能越俎代庖。为此他深入到村组、农户家中,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要求和愿望,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摸清各村各户的经济现状和进行新农村建设的实际能力。在此基础上,按照“布局合理、设施配套、环境整洁、村貌美化”的目标,贯穿生态理念,体现文化内涵,反映区域特色的要求,主持拟定了《双江自治县沙河乡2008年新农村建设重点村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所展现的新农村建设蓝图,使广大干部群众对各建制村、自然村拥有的资源量、资源状况心中有了底,对未来应着力实现的发展目标心中有了数,对将来的新农村的村容村貌心中有了形,对如何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心中有了路。它符合实际,切实可行,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紧接着,他在认真总结第一、二批“三村”(生态村、文明村、小康村)建设经验的同时,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宣传动员工作,广泛发动群众。利用广播、宣传栏、网络等宣传工具,全方位宣传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方针、政策。层层召开动员会、座谈会、农村能人献策会,讲解新农村建设的任务、目标和意义,并先后组织所涉30个村的村民小组长、理事会成员和村两委负责人到县内外、乡内的新农村建设示范点进行参观学习。通过这些深入具体的宣传教育工作,使广大干部和农户亲眼看到,亲身体会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一项“德政工程”,受益的是农民,从而激发和调动了他们投身其中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在实施过程中,他始终坚持突出农民主体,尊重群众意愿,充分发挥村民自治作用因地制宜。决不搞整齐划一一刀切,中看不中用的面子工程。在各村建设新型民居时,围绕村容整洁卫生文明,创造良好生存环境目标,适合建生态型的建生态型,适合建庭院型的建庭院型,做到不劈山、不砍树、不填塘。在确定各村主导产业,使农民增收致富有保障,新农村建设有支撑,他指导每个村立足实际,务必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产业项目,从而形成了一村一业,几村一品,多元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新格局。

沙河乡的景亢自然村进行硬板路建设,采取群众投工投劳,政府适当补助水泥的办法,把原来仅宽三四米的土路,扩建为七八米的水泥路。路宽了,流通搞活了,村民的生意好做了,经济快速发展。垛火自然村进行特色民居房建设,结合全村实际,采取村民互帮互建办法,不仅大大降低了建筑成本,而且增进了团结。董华明及时总结了这两个村的经验,作为典型示范村加以推广,并拓展放大,采取争取政府投入,实施部门整合,群众自筹,投工投劳,信用联社贷款、社会捐赠等多种办法,有效地解决了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来源。例如:

2008年全乡30个重点村发展主导产业,共种植甘蔗5800亩,总投资198.7万元。其中省级财政投资48万元,占24.16%;部门整合资金36.7万元,占18.47%;群众自筹114万元,占57.37%。

扶持养猪大户158户,养猪6053头,共计投资153万元。其中省级财政投资44万元,占28.76%;部门整合资金28万元,占18.30%;群众自筹81万元,占52.94%。投资83万元扶持冬季农业种植,其中省级财政投资11万元,占13.25%;部门整合资金29万元,占34.94%;群众自筹43万元,占51.81%。

总投资916.22万元建设水泥路72条,计70.027公里。其中村民集资152.82万元,占16.68%;村集体资金投入10.83万元,占1.18%;社会捐赠赞助16.51万元,占1.8%;村民投工投劳折资246.36万元,占26.89%;村民以物折资243.32万元,占26.56%,其余26.89%为国家投资和部门整合。

在开展农田水利建设,解决村民和大牲畜饮水困难,特色民居房建设,整治山区村寨脏、乱、差等新农村建设项目中,资金的筹措大致也是这样一个格局。

我们不厌其烦地详细列举这些具体项目统计数字,是想通过沙河乡这么一个小小的点,用充分的事实说明: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确实重视解决“三农”问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确实是惠及亿万农民群众的“德政工程”。广大农民群众切实感受到了这项工程带来的实惠,真心实意地拥护,并发恽积极性自觉投入其中。

董华明作为沙河乡开展新农村建设的领头雁,他创造的新鲜经验表明,筹措新农村建设资金,国家投入必不可少,但更为主要的是调动地方政府和广大农户的两个积极性,多渠道筹集资金,特别是村民自筹资金,投工投劳,这是一条有效途径。而农民积极性的发挥,关键是要尊重农民的意愿。他的业绩在于把这些有利因素有机组合起来,带领近3万乡亲,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分享到:

上一篇:玉帕甩   下一篇:岩宽香

返回首页

更多>>相关文章

更多>>图片文章

高凤莲

精彩推荐

更多>>民族文化

中国的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都是由外国传入的,这些宗教都是世界性宗教,在国际上占有...[详细]

更多>>民族旅游

灵武恐龙化石群遗址位于宁东镇磁窑堡煤矿南1公里处,距银川市东南70公里。2005年4月至2006年11月...[详细]
广西容县真武阁在城东绣江北岸,建于明万历元年(1573)。阁下有石台,称古经略台。楼阁平面矩形...[详细]

更多>>民族饮食

更多>>民族新闻

更多>>民族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