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城瑶族自治县位于广西东北部,桂林市东南部,东与富川瑶族自治县及湖南江永县交界,南与钟山、平乐县毗邻,西接阳朔、灵川县,北临灌阳县。县城距桂林市108公里,全县总面积2149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和丘陵占70%以上,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县,全县辖3镇6乡117个村委会5个居委会3个社区,辖区包括:恭城镇、栗木镇、莲花镇、平安乡、西岭乡、嘉会乡、三江乡、观音乡、龙虑乡。
总人口28.2万人。恭城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境内有瑶、汉、壮、苗、侗、回等12个世居民族,其中瑶族人口16.3万人,占全县总人口数的57.34%。隋大业十四年(公元618年)建县,称茶城县;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改名恭城县。1949年12月11日,恭城解放,属平乐专区。1958年撤平乐专区,改属桂林专区(地区)。1990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恭城县成立恭城瑶族自治县,是全国10个瑶族自治县中最年轻的成员。
自然资源 恭城县内资源丰富。钽、铌储藏量在全国占重要地位,钨、锡、铅、锌和高岭土储量居广西前列;花岗岩储藏量25亿立方,大理石储藏量15亿立方。水力资源11.07万千瓦,可开发6.31万千瓦,有林面积16.5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77.09%。主要旅游景点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庙、武庙、周渭祠和湖南会馆,新开发的生态农业观光旅游景点大岭山、横山、红岩。名特优农产品有恭城月柿、沙田柚、 柑、槟榔宇和红瓜子等;地方特产有甜酒、月柿果酒、黄笋等。
旅游资源 恭城县是一个古老的县城。她于隋末大业十四年(公元618年)开始置县,至今已有1380多年的历史,是桂林市唯一的瑶族自治县。恭城县地貌似天然的大八卦图,茶江以"S"形绕越整个城区,更添瑶乡之神秘。
恭城县位于桂林市东南部,距桂林市108公里,(阳朔至恭城42公里,由桂林经阳朔至恭城)。县内有文庙、武庙、周王庙、湖南会馆等四大古建筑群,分别形成"文"、"武"、"官"、"商"、"情"等浓郁的游览氛围。特别是建于明代文、武两庙,气势恢宏,蔚为壮观,为恭城赢得了"华南小曲阜"的美誉。庙内浮雕、石刻做工精巧,镂空木雕工艺高超细腻,脊山彩陶人物花饰别具一格。走进这里,就象进了一座古老的艺术殿堂。文、武两庙并存一地,一文一武,一张一弛,互相辉映,实为全国仅有。孔子、关公圣像供人们顶礼膜拜,朝圣览胜。
恭城地方小吃十分丰富,尤以恭城油茶著名--"恭城油茶喷喷香,又有茶叶又有姜,当年乾隆喝两碗,给它取名爽神汤",由于它独特的制作方式、诱人的浓酽清香、舒心怡神的饮后感,早已名播广西誉满八桂。与油茶佐餐的瑶乡风味小吃品目繁多,排散、柚叶粑、萝卜粑、船上粑、芋头糕等三十余种特色糕点,形成瑶乡小吃饮食魅力,为游客津津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