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户瑶寨

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hzf 发布时间:2013-07-22

在贵州荔波县,瑶山瑶族乡的瑶族同胞曾因贫穷而引起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的高度关注。如今该乡“因贫得福”——多姿多彩的瑶族文化较好地传承了下来,成为瑶山发展的新引擎。

春暖花开的季节拜访瑶山,是一件很惬意的事。迎着泥土的芳香和漫山遍野的迎春花,在国家3A级景区——瑶山拉片新村,闲庭信步在干净整洁、初具规模的“千户瑶寨”,感受着有“东方印第安人”之称、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誉为“人类文明的活化石”的白裤瑶的神秘文化,仿佛穿越千载时光隧道,一种愉悦之感油然而生。

穿越千年的“人类文明活化石”

周光祥怎么也不会想到,长期在城市打拼并小有成就的他,有一天居然会因为瑶族文化的吸引,放下城里光鲜的生活,扎根瑶山,向外界推广瑶族文化。

作为荔波瑶之韵开发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周光祥是4年前开始启动瑶山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如今已投资了400多万元的周光祥坦言,拉片瑶寨虽然已于2012年成功晋级国家3A级景区,但公司如今仍负债经营。

然而,因为想着“如果再不好好传承和发展瑶族文化,过不了5年当地文化就会变异甚至消失”,周光祥觉得自己所做的这一切都很值。在他的努力下,光今年就已有600多个老板到瑶山考察。而慕名而来的游客,更是络绎不绝。

那么,究竟荔波瑶族文化有着怎样的魅力,不断吸引着外界的目光呢?

瑶族是一个跨国分布的民族,分布于世界各地。居住在贵州的瑶族,主要分布在荔波、三都、榕江等地。“由于贵州的历史及地理原因,文化生态破坏少,文化遗存相对完整。”长期研究瑶族文化的贵州瑶学研究会会长黄海说,如今外界要了解瑶族文化,往往取道贵州,因为像“瑶族药浴”、“还盘王愿”仪式等,只有贵州还完整保存。

在荔波,瑶族主要聚居在瑶山和瑶麓两个民族乡,包括青瑶、白裤瑶和长衫瑶,他们的主要区别是服饰。居住在瑶山瑶族乡的瑶族同胞,主要为白裤瑶,白裤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是民族文化保留最完整的族群,称为“人类文明活化石”。

瑶山瑶族乡党委书记玉可雕介绍,瑶山的白裤瑶至今仍保存着完整的民风民俗。婚丧喜庆等民俗丰富多彩;禾仓、住房等建筑独具一格;白裤瑶的服饰文化和铜鼓文化更是纳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陀螺文化在贵州乃至全国都有一定的知名度。

居于瑶山地区的白裤瑶,也是贵州最后一个“刀耕火种”的民族。至新中国成立时,这里仍保持着原始社会的形态。费孝通先生曾指出:“瑶族历史上曾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后来在具体的历史条件下,打散了,在山里游动,进行游耕经济,依靠险要与外界阻断以自存,结果是闭塞和落后。”

对于荔波瑶山曾经的贫穷与落后,从当地流传的一首民谣就可以窥见一斑:“我家住在大山巅,风来风扫地,月来月点灯。”如今,这里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从风雨飘摇的“叉叉房”到如今中西合璧的砖木吊脚楼,从落后粗放的“刀耕火种”到用本民族的文化来改变瑶山,这里的一切,改变的步伐从未如此之迅速。

我们的瑶山之旅,就在瑶族男子粗犷的猴鼓舞、瑶家女子的美酒和鸣枪欢迎中开始。

移民搬迁与“千户瑶寨”

“北有西江千户苗寨,南有拉片千户瑶寨。”这是瑶山瑶族乡党委书记玉可雕心里的一个梦想。

与西江苗寨不同的是,瑶山的“千户瑶寨”,并非由现成的寨子可以打造,而是“新造”一个瑶寨。在过去,由此产生的移民搬迁将是一笔动辄上千万元的投入。

但是,事在人为。瑶山“千户瑶寨”的设想,在2012年贵州实施的生态移民搬迁中成为了现实。

“瑶山过去之所以贫穷,是因为居住环境恶劣,资源匮乏,人均耕地才0.19亩,可谓‘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玉可雕说,解决瑶山贫穷问题的根本途径,就是实施生态移民工程。

据了解,瑶山瑶族乡的生态移民工程,最早开始于1998年,目的是把住在山顶、山洞中的村民搬迁到现在的拉片移民新村。2010年,贵州省在瑶山乡实施了新一轮的拉片生态移民工程项目。

玉可雕介绍,为了实现搬迁户能够“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快致富”,政府从长远规划,遵循“移民自愿、政府规划、集中安置、互帮互助”的原则,按照新农村建设要求,统一规划安置点、统一划分宅基地、统一楼层、统一楼高度、统一外墙装饰。目前已建好的150栋移民房已全部分配到移民手中,且已全部搬迁入住。

最为难能可贵的是,瑶山瑶族乡在近年来的生态移民工程中,探索出了一条生态移民与特色民族村寨建设相结合、民族文化传承保护与旅游开发相结合的发展之路。

经过多年的搬迁,目前已有500户瑶族同胞搬迁到瑶山乡政府所在地——拉片民族村,进行集中安置。“但目前仍有近500余户瑶族群众,还居住在恶劣的深山区。”玉可雕说,瑶山的生态移民搬迁工程还将继续,这是瑶山的瑶族同胞实现小康最有效的途径。

那么,“千户瑶寨”的实现路径究竟该如何选择?玉可雕认为,一是继续实施生态移民工程,为打造“千户瑶寨”提供人气支撑;二是完善旅游服务设施,为“千户瑶寨”提供硬环境支撑;三是实施群众素质提升工程,为“千户瑶寨”提供软环境支撑;四是加大旅游宣传和市场营销力度,为“千户瑶寨”提供市场支撑;五是大力发展农家旅馆、农家乐接待和民族旅游商品开发等行业,为“千户瑶寨”提供就业支撑。

虽然这个目标距离玉可雕等人的“千户瑶寨”梦想尚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但是,当夜幕降临,移民新村里瑶族同胞的灯笼亮起,初具规模的瑶寨让人依稀看到了一个美丽新瑶寨的雏形。

“今天的民族文化是明天的经济资源”

在瑶山瑶族乡党政办公楼下,滚动的大屏幕上反复播放着这样一句话:“今天的民族文化是明天的经济资源。”

玉可雕说,瑶山最大的优势就是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在这个文化不断趋同的时代,抓好了这样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就抓到了未来发展的关键。

但就像周光祥说的那样,一个地区靠一台节目就能名扬天下的时代已经过去,瑶山要想发展,必须是综合推进。

为了开发民族旅游、乡村旅游,保护少数民族文化和风情,经荔波县瑶山瑶族乡申请,2008年国家民委、贵州省民委开始在瑶山乡实施“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项目。经过几年的项目建设,瑶山乡成功打造了一系列文化旅游景点,如瑶族文化展示厅,牛头铜鼓、瑶王府、陀螺竞技场等,前后共投入资金380多万元。

在这一项目实施过程中,瑶山瑶族乡结合建设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的思路,按照国家旅游局的要求,不断完善村寨卫生、道路等基础设施。2012年4月,瑶山瑶族乡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特别是瑶山瑶族乡的拉片新村,已成为民族文化旅游、乡村旅游和体验民族风情的理想之地。

同时,瑶山瑶族乡的蜡染、刺绣、猴鼓舞已经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瑶山的白裤瑶文化极具旅游开发价值。”玉可雕说,目前全乡已有1000多人参与到旅游服务行业中,去年实现旅游总收入500多万元。

目前,瑶山瑶族村民的收入来源主要有5个方面:一是围绕旅游业搞农家乐接待;二是瑶山乡自编自演的民族风情戏,解决了当地部分青年的就业问题;三是开发瑶族服饰、瑶族腰带、鸟枪、陀螺等民族工艺旅游产品;四是围绕旅游餐桌经济,养殖瑶山鸡、种植蔬菜,带动农业产品发展;五是外出务工。

“瑶山当前最突出的矛盾和困难,就是要解决好瑶山村民,特别是移民搬迁的拉片移民新村村民的持续增收问题。这个矛盾如果解决不好,那么瑶山的发展将停滞不前,甚至还有倒退的危险。”玉可雕坦言。瑶山盼望上级有关部门能为瑶山的发展再助一把力,再加一把柴。

分享到:

上一篇:瑶族忘年恋   下一篇:瑶族简介

返回首页

更多>>相关文章

更多>>图片文章

瑶族文化艺术
广西南丹瑶族服饰

精彩推荐

更多>>民族文化

中国的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都是由外国传入的,这些宗教都是世界性宗教,在国际上占有...[详细]

更多>>民族旅游

灵武恐龙化石群遗址位于宁东镇磁窑堡煤矿南1公里处,距银川市东南70公里。2005年4月至2006年11月...[详细]
广西容县真武阁在城东绣江北岸,建于明万历元年(1573)。阁下有石台,称古经略台。楼阁平面矩形...[详细]

更多>>民族饮食

更多>>民族新闻

更多>>民族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