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壮族医药的起源阶段和早期医疗活动中,舞蹈气功和体育锻炼防治疾病受到了特别的重视,这也是颇具地方民族特色的。这方面的内容,集中反映在壮族先民生产生活的宏大画卷一花山崖壁画上面。
花山崖壁画是壮族先民在左江和右江两岸绘制的巨型壁画,主要分布在左江流域的宁明、崇左、扶线、大新、龙州等县和凭样市,分布区全长300多千米。从宁明县的珠山到扶缓县新湾山的53个山头的峭壁上,有用赫色绘制成一幅幅形象生动、笔画粗犷的崖壁画,其中人像有2688个,还有铜鼓、锡、环刀、宝剑等物,以及一些动物图像。人像最高者达3米。从分布的范围和画幅的大小来看,花山崖壁画都比内蒙古的阴山岩画和云南的伧源佤族地区岩画更广更大,是研究古代壮族社会生活的极有价值的资料。
崖壁画所用的赭红色颜料,经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鉴定其主要成分属氧化铁。专家们现在已经有比较充分的证据,证明花山崖壁画基本上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作品。至于崖壁画所反映的古代壮族社会生活内容,由于缺乏明确的相应的文字记载,学者尚在全面深人研究之中。从1984年以来,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和广西中医学院的科研人员,从民族医史的角度,对规模最大、图像最为壮观的宁明县花山崖壁画进行了多次考察。考察结论表明:在花山崖壁画所反映的古代壮族社会生活中,确有涉及到防病治病的医药卫生方面的内容。在这处高达40多米、宽130多米、面积约6000平方米的临江崖壁画上面,绘制有1370多个人像。这些人像正面多为两手上举,肘部弯曲成90度至110度,半蹲状;两膝关节亦弯成90度至110度。侧身的人像多排列成行,两腿向后弯曲,两手向上伸张。可以说,不管是正面还是侧面图,都是一种舞蹈动作或功夫动作形象,且似有首领示教。人们对于这些舞蹈动作间接表现的社会生活内容,当然可以作出种种猜测或分析,但决不能忽视它的直接效果,却病强身,特别是对腰、膝、肩、肘等处关节肌肉的锻炼,是显然而且肯定的。舞蹈及气功锻炼在早期医疗实践中的地位,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导引图,从华佗创制的五禽戏中可以得到证实。又《吕氏春秋》载:“昔隋唐之始,阴多滞伏而湛枳,水道雍塞,不行其原,民气郁阏而滞着,筋骨收缩不达,故作为舞以宣导之。”《路史阴康氏》也指出:“阴康之时……阴凝而易闷,人既郁于内,腠理滞着而多重脑,得所以利其关节者,乃制之为舞,教人引舞以利通之。”可见引舞疗疾的起源很早。
壮族地区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所致,阴湿多雨,脚气、风湿、身重着等力常见多发之病症,严重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故而壮族先民在实践中创造了这些具有宣导滞着、疏利关节作用的舞蹈动作,并作为永世流传的防治疾病的方法而绘制下来。花山崖壁画的文献记载甚少,但清代汪森的《粤西丛载》转引张穆的《异闻录》在述及广西太平府沿江两岸的这些崖壁lEj时,特别指出:“舟人戒无指,有言之者,则患病这当然带有一些迷信色彩,但它首次指出崖画与疾病有关。人们对于这些于舞足蹈的人像,只能顶礼摸拜。仿而学之,就可防病;相反,如果妄加评论或微言指责,就要受到病魔的惩罚。这种被神化了的传说性记载,对于我们考察花山崖画无疑是很有启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