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南扇鼓舞

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连翘 发布时间:2011-11-26

冀南扇鼓舞,俗称打扇鼓,为民间庙会敬神舞蹈,在邯郸、邢台以及百家庄地区的一些县、市广泛流传。此舞道具有二:扇鼓、马鞭。扇鼓也叫云牌,有鼓面和鼓把儿,鼓面是一个直径25公分左右的圆铁环,张上羊皮,彩绘上花鸟虫鱼图案。鼓把儿是30公分左右的铁棍,下端有个三瓣梅花形的铁环,环上穿着几个圆铁片儿,有的还挂着小铜铃挡,晃动时可发出响声,因其形像团扇,故名扇鼓。马鞭约长50公分,由富于弹性的藤棍或竹棍上缠几束红缨或红花布条而制成的。表演时,舞者右手拿鞭儿,左手持鼓,通常鼓儿朝上,把儿朝下。走圆场时,扇鼓手随着舞步节奏,边行进边晃动扇鼓,使鼓把上的圆铁片和小铃铛发出哗啦哗啦的响声,并根据节奏和音响效果需要,适时以马鞭儿击鼓。鼓声和铁片儿声古朴肃穆,热烈昂扬,别有韵味。扇鼓和马鞭凡是扇鼓手的万能工具,根据扇鼓词的内容和故事情节需要,它可以充当各种兵器和道具,作出各种优美的动作。

扇鼓舞剧目较多,情节完整。在冀南庙会上常演的有《接总兵》、《接天兵天将》、《接九家仙姑》、《杨家将》等,都有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如《接总兵》,先是把南天门上的红青蓝绿等各路总兵接到凡间,各自表演自己的全身披挂,再表演各种历史或戏曲故事,像“关公磨大刀”、“姜太公钓鱼”、“李三娘推磨”、“敬德背剑”、“南天门上挂金灯”等。《接九家仙姑》的内容是:玉皇大帝的九个女儿不甘天庭的冷清寂寞,向往凡间的欢乐,便一齐离开天庭,到人间各处游玩观景,生出各种故事。打扇鼓动作多变,舞姿丰富,从整体动作和队形上有走圆场、老龙摆尾(即走∞形)、搭天桥、蹈马、二郎穿梭、摇船、抬轿等。单人舞姿则有敬德背剑、小白龙缠腰、雪花盖顶、二郎担山、斟茶满酒、对梨花镜、反背击鼓等。

打扇鼓载歌载舞,自娱性强。参演者一般8—10人,也可以多至20人。根据人数多少、唱词、情节和角色可以灵活地增减变通。比如《接总兵》,可以只接红青蓝绿四路总兵,人多时也可以再增加黄、玉(白)、花和吉灵等四路总兵。人多时,一人扮一个角色,人少时,一人可扮多个角色。倘若人少搭不成班子,只要有两个人也就能够对打,表演某个剧目的一些片断。演出者不受年龄、性别限制,男的、女的、青年、老年都有,但以中老年妇女居多。每逢庙会,素日为家务重负所累、性格压抑内向的农村妇女,纷纷来到会上,尽情地唱,欢快地跳。她们一拿起扇鼓和马鞭,就把沉重的家务负担和各种烦恼、顾忌全部抛却了。因此,赶庙会和打扇鼓,堪称是冀南农村妇女的狂欢节日。

分享到:

上一篇:毛南族舞蹈   下一篇:礼县扇鼓舞

返回首页

更多>>相关文章

更多>>图片文章

锅庄舞
傩舞
翼城花鼓
盾牌舞

精彩推荐

更多>>民族文化

中国的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都是由外国传入的,这些宗教都是世界性宗教,在国际上占有...[详细]

更多>>民族旅游

灵武恐龙化石群遗址位于宁东镇磁窑堡煤矿南1公里处,距银川市东南70公里。2005年4月至2006年11月...[详细]
广西容县真武阁在城东绣江北岸,建于明万历元年(1573)。阁下有石台,称古经略台。楼阁平面矩形...[详细]

更多>>民族饮食

更多>>民族新闻

更多>>民族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