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劳善良的土家族妇女都会做布鞋,而且全是靠两双手来完成。在20世纪70年代或者更早的时候,在拥有皮鞋还是一种奢侈的岁月里,布鞋几乎达到了一统天下的地步。那时候,几乎每一个家庭都有十几双布鞋。做布鞋成了土家族女人们的必备功课。
做布鞋,首先要做鞋底,布鞋的鞋底俗称“千层底”,顾名思义,就是鞋底由许多层布组合而成,一层一层的粘起来,说来也神奇,那些在旁人看来原来是一堆废品的破布边角料,到了心灵手巧的土家族妇女们的手中,经过简单的拼拼凑凑、修修补补,竟成了鞋底的主要原料,依靠它,居然能够走遍千山万水,实在让人叹服不已。粘合的具体方法是:根据脚的尺码大小,把用洋芋粉或者米汤粘贴成的布壳,一张一张地剪下,再一层一层地重叠,使之达到一定的厚度,便进入下一个工序——纳鞋底。
纳鞋底是个功夫活,不仅费力费时,而且很危险,稍不注意,钢针就会把手扎出血,在一般情况下,纳完一只鞋底需要半个月左右,一双就是一个月,其艰苦程度可想而知。鞋面自然要简单得多,做法与前面差不多,只是用料考究得多,在最上面一层必须用较好的布料,做起来才美观平整。鞋面做好后,就把鞋面与鞋底用细麻绳密密地穿连在一起,即大功告成。
做鞋是件苦差事,但在那个年代,每一个家庭妇女或者尚未出嫁的小姑娘,又不得不为之,因为经济条件决定了她们没有钱买鞋穿。现在,经济条件好了,穿布鞋的人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各式各样的皮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