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葬礼

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盼 发布时间:2014-01-05

人总会死去的,人死去后,其人生的自然历程就结束了。但是,不同地方的人对死有不同的理解,对死亡的观念有不同的阐释,丧葬礼仪就是人们对死亡形象化的阐释。

一、20世纪50年代前阿尔村巴夺寨的丧俗

20世纪初—40年代,阿尔村巴夺寨的村民还处于封建、落后、封闭的社会当中,村民生活贫困。村民普遍认为“人有灵魂”,“人死灵魂不灭”,“视死如生”。据老人回忆,巴多寨主要实行火葬,村民认为是人死之后用火焚烧,死者的灵魂会变成青烟,升到另一个美好的世界——天堂。村民要为死者举行盛大的送别仪式。巴夺寨的村民不管因何种原因而亡,不分性别,都要到族房坟中梵烧。解放前,巴夺寨有两座火坟,一座是杨姓家族的火坟,在原巴夺寨水磨房门对面约3米的地方;另一座是朱姓家族的火坟,在巴夺寨原老路边,即现在巴夺村民朱忠军家与陈翠香家承包地的交接处。

二、20世纪50—70年代阿尔村巴夺寨的丧俗

20世纪50—70年代,阿尔村巴夺寨的村民对死者的一些葬礼安排有了很明显的变化,古老的火葬逐渐衰弱,解放前零星存在的土葬开始大兴。受到“恶人为凶死,好人会善终”的影响,很多人选择了土葬,土葬时,主家要事先请释比掐算安葬日子与测阴地(坟地)。而火葬形式也发生了变化。非正常死亡(凶死)与正常亡者(上60岁年老病死)有较明显的区别,主要表现于:

1、非正常死亡一律火葬,不上60岁的人只能在火坟外圈梵烧,族外人不能进火坟,只能在火坟以外梵烧。寨民不举行对非正常死亡人敲打羊皮鼓的超度仪式;

2、正常死亡(到60岁以上病故)可以土葬也可火葬,其主要以主家或死者生前的遗愿而定;火葬梵烧时,一定要让尸体进入火坟的正中心。在1955年以前,主家还要请羊皮鼓队,为60岁以上的亡者送终。

三、20世纪80—90年代阿尔村巴夺寨的丧俗

到了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后,阿尔村巴夺寨的丧葬习俗除凶死者外,主要以土葬代替了火葬,近20年笔者再没有见过在两座火坟处焚烧亡者。对于吊丧(孝敬)客人的生活安排,富裕人家开始实行“九大碗”与喝红酒。而贫困家人却用点炒玉米与炒黄豆花算草草了事。这时期,全寨每户人家要为死者家背一捆柴禾帮忙等。

四、二十一世纪以来阿尔村巴夺寨的丧俗、

20世纪初,阿尔村巴夺寨的羌民大多行土葬。对于安葬死者的仪式与席面安排非常隆重。不管正常死亡与非正常死亡都要举行敲打羊皮鼓的丧葬仪式。生活安排多以多样化,在席面上开始用“鸡、鱼”席了。主人家也设有礼部,赶丧的人也或多或少实行挂礼,多则几百元,少则几十不等。

分享到:

上一篇:现代的羌族   下一篇:羌族老年礼

返回首页

更多>>相关文章

更多>>图片文章

羌族
“摸洞”进门的羌族习俗

精彩推荐

更多>>民族文化

中国的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都是由外国传入的,这些宗教都是世界性宗教,在国际上占有...[详细]

更多>>民族旅游

灵武恐龙化石群遗址位于宁东镇磁窑堡煤矿南1公里处,距银川市东南70公里。2005年4月至2006年11月...[详细]
广西容县真武阁在城东绣江北岸,建于明万历元年(1573)。阁下有石台,称古经略台。楼阁平面矩形...[详细]

更多>>民族饮食

更多>>民族新闻

更多>>民族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