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
这几乎是每个中国人都知道的诗篇,羌笛这种乐器也因此而闻名于世。
几千年过去了,羌笛还是那种羌笛,乐曲还是那种乐曲,只是会制作、会演奏它的行家却越来越少, 现在加起来一共不超过10个人。
在我国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羌笛的演奏和制作技艺正是其中之一。
这一次我在重走西北角的路上,在川西北的茂县,有幸遇到了羌笛当代传承人陈海元先生和何旺泉先 生,亲眼目睹了他们制作羌笛的过程,亲耳听到了他们悠扬的演奏。
小小的羌笛,只有亲眼见到它的诞生,听到它的曲调,才会明白它是如此简单,又如此复杂。
说它简单,是因为它的构造的确简单。两根竹管并在一起,用丝线缠绕,筒孔大小一致,长约十几厘 米,管头插有竹子做的吹嘴。
说它复杂,原因有二,一是这个看似简单的东西,制作起来却非常复杂,特别是小小的只有4厘米长 的吹嘴,却非常“精密”;二是吹奏起来非常复杂,要连续吹奏不停,需要采用特殊的鼓腮换气法,难度 非常大,而且还有多种技艺,如喉头颤音、手指的上下滑音等技巧。如果没有天份,花上几年可能也学不 会。
在一个幽静的小院子里,两位羌笛大师给我现场制作了羌笛。一边制作,他们一边给我介绍。
“羌族是一个在世界上都很奇特的民族,因为羌族没有文字,其历史文化除了世代口传心授外,羌笛 也成为传承民族文化的一种重要渠道。羌族人正是用这种近乎简陋的乐器,演绎出一个民族苦难而悠久的历史。”陈海元告诉我,羌笛已经有大约3000年的历史,与羌人的历史文化是一致的。最早,羌人在放牧 时,由于恼恨老鹰叼羊,捉住老鹰后,在它的翅膀上取毛钻孔以泄愤。不知哪一位牧人,某天躺在草原上 ,无聊时将野草插在孔里,结果风贯进发出呜咽的声音,大家听了觉得好听,于是这种乐器就逐渐演化, 传承到现在。
羌笛的制作步骤
第一步是找材料——高山箭竹。这材料可不好找,一要在深秋,二要到岷江流域的山里去,才能找到 适合做羌笛的高山箭竹。只有在深秋,竹的生长几乎是“冬眠”状态,其质地最合适做羌笛。在岷山的高 山上,是因为其他地方的箭竹皮厚、管扁、内空不规则,不利发声。
第二步是炕干。找到合适的箭竹后,拿回家后放在羌家火塘的高架上,任由炊烟徐徐地熏,徐徐地炕 ,炕上一到两年,使它成为完全的干箭竹。还要注意,绝不能放置在阳光下,否则竹骨爆裂,竹筋尽断, 无法成笛。
第三步是清油浸泡。把炕好的干箭竹,切出大约三分之二尺长的笛管,放进清油里浸泡,让竹的身体 和灵魂都充满柔韧又坚决的性情,半年乃至一年方成。
第四步是去皮。传统做法只去掉竹的一面皮,便于打音孔和演奏用指。经过不断创新,现在要四面去 皮,使竹子外形接近竹筷的方形,双管能够自然相并,这样吹奏出的音韵更加清亮。
第五步是打孔。羌笛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六孔双排的外形。羌笛六孔有七个单音,4,5,6,4, 1,2,3。经过前四步,笛身已然成型,但打孔是体现技术,需要干净利索,而且左右要对称,稍一疏忽,前功尽弃。
第六步是上漆和装饰。双管笛身做好之后,要打上一层淡淡的清漆,既美观,又防蛀。还可以配上装 饰物,体现个性化。
完成了这六个步骤,只能说完成了一半,因为羌笛最重要的是吹嘴,可以说吹嘴是羌笛的心脏。羌笛 ,是由双管笛身和双吹嘴两部分组成的。而且,一支羌笛,其音调、音质、音色、音韵,演奏者呼吸大小 ,以及定音,皆取决于双吹嘴的质量。
这最关键的第七部,就是制作双吹嘴。它与双管一样,也是箭竹制成,但是要求更严格,制作难度更 大。它要比管身小些,其薄薄的簧片,肩负着羌笛的发声与输送气流进入管身的重要使命,整个羌笛的韵 味就由双吹嘴来把握。
看着两位大师制作好羌笛,我迫不及待的请求他们演奏。
羌笛的演奏不同于一般乐器,因为它需要非同寻常的演奏方法——鼓腮换气法,即鼓起双腮,让气流 从鼻孔自由出入于肺部,口腔所鼓的腮,就是演奏羌笛时气流的仓库和中转站。这实际上是一种循环换气 法,一首乐曲,无论长短,一气吹成,演奏中绝不停顿。
悠扬的羌笛响起,虚幻迷离,动人心魄,立刻把我带到了另一个空间。这奇特的声音能够直穿人心, 带你走入曲折而动荡的历史当中。听着这动人的声音,看着两位大师不断绷紧变幻的面容,我仿佛感受到 了古老的羌族咬紧牙关,忍辱负重,辗转南北,一步步正从历史的硝烟中坎坷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