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柬埔寨首都金边举行的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云南红河哈尼梯田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近百万亩神奇壮观的哈尼梯田,不仅是人类农业文化的重要遗产,也是哈尼族文化特质的集中展现。
南迁与梯田的开辟
哈尼族先民源于古代羌人,最初游牧于青藏高原,大约于春秋战国时期,逐渐迁徙至今四川雅砻江、大渡河、安宁河流域。秦汉之际,哈尼族先民因避战乱或灾难继续南迁至元江西侧的哀牢山区。隋唐之后,哈尼族先民与当地土着逐渐融合,形成了被称为“和蛮”的族群,逐渐完成了从游牧民族向农耕民族的转变,进而开垦出如今已举世闻名的哈尼梯田。
唐人樊绰《蛮书》说:“蛮治山田,殊为精好。”说明早在唐宋时期,哈尼族先民就开凿了大量精美的梯田。元明清时期,哈尼梯田已经形成了巨大的规模。明人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已将哈尼梯田列为田制之一。清雍正《云南通志》和清嘉庆《临安府志》记载:明朝时,哈尼人在红河南岸大量开垦梯田,哈尼首领如左能(在今红河县境内)吴蚌颇、纳更(在今元阳境县内)龙咀等人因此受到明朝中央政府的表彰,授予土官职衔,令其世领所开辟地区。嘉庆《临安府志》记载:红河南岸“依山麓平旷处,开凿田园,层层相间,远望如画。至山势峻极,蹑坎而登。有石梯磴,名曰梯田,水源高者,通以略杓,数里不绝”。可见,千百年来,哈尼先民不但从一个游牧迁徙民族逐步发展成为定居民族,而且在红河南岸开辟了神奇壮观的哈尼梯田。
哈尼梯田的文化意义
哈尼梯田因其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而着称。
红河哈尼梯田的分布区域与哈尼族的居住区域是合二为一的。哈尼族居住区域的红河、藤条江水系共有支流29条,总长700余公里,为河坝的梯田提供了丰富的水源。高山地区大面积的原始森林与降雨形成了无数高山泉水、溪流,为山坡上的梯田提供了丰富的水源。村寨、森林、水源、梯田“四位一体”,形成了哈尼山寨与哈尼梯田特有的生态系统,彰显着哈尼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理念。在没有湿地的哀牢山区,近百万亩梯田湿地,有效地保持了水土,调节了气候,改善了生态。哈尼梯田为中国乃至世界的山区农耕提供了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模式。
哈尼梯田被视为哈尼族文化的中轴和主要载体。透过哈尼族的史诗、传说,以及原始宗教、民俗和乡规民约,我们可以清晰地感悟到哈尼梯田释放出来的文化意义。
哈尼族认为,水是万物的始基,世界是由水族创造的。哈尼族女性的服饰大多是与梯田中水族有关的用白银打造的小鱼和田螺。哈尼族神话、宗教、民俗中各种古老的文化符号,诸如树、牛、鱼、青蛙之类,均与梯田有着内在的联系。
与梯田有关的涵养水土的森林被严格地保护起来。每一个村寨都有神圣不可侵犯的寨神林,树木与祖先被联系在一起,每年3月都要举行祭祀树神的活动。为保护好森林,哈尼村寨订立了严格的村规民约。每个哈尼村寨背后的寨神林均实行永久性封山,除了祭祀活动,寨神林不允许人畜入内,甚至寨神林中的枯枝朽木都不许乱动。儿童攀折寨神林枝叶的,其家长会受到谴责或轻微的处罚;成年人攀折或砍伐寨神林枝叶的,罚其提供鸡鸭祭祀寨神树以示忏悔;砍伐寨神林树木者,按规定罚款外加罚一头猪或一只羊,用以祭祀,并责令当众悔过;在寨神林中谈情说爱被视为亵渎神灵,按规定要重罚一条白牛,用以祭祀神灵,并责令当众悔过。正是通过严厉的村规民约,千百年来,哈尼族地区的森林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哈尼梯田的水资源也得到了有力的保障。
可以说,梯田是哈尼族文化的灵魂。围绕梯田这一文化中轴,哈尼族形成了许多重要的原始宗教礼仪和民俗,例如农历二月祭祀村寨守护神的“昂玛突”(为春耕做准备),农历六月祭祀天神的“苦扎扎”(为秋收做准备),农历十月祭祖认宗的“咋勒特”(庆祝丰收)等。甚至,哈尼梯田还被人格化或神化了,哈尼族有一系列围绕梯田的祭祀活动,例如育秧前的祭秧田,栽秧前的“开秧门”,祭祀山神的“吓吼吼”,叫谷魂的“车拉枯”等等。哈尼族的人生礼仪同样与梯田密切相关。哈尼人的“命名礼”表明:哈尼人一生下来,如果是男孩,就要举行耕田仪式(在地上画出象征梯田的方格,由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用小锄头在上面表演耕种梯田);如果是女孩,则举行在梯田中劳动的仪式(由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背着小笆箩,在象征梯田的方格里表演摸螺蛳和捉泥鳅、黄鳝)。只有经过与梯田有关的“命名礼”,新生儿才能真正成为哈尼村寨的一员。哈尼人死亡后,也要埋葬在梯田旁边的山坡上,在冥冥中守望着梯田。
梯田更是哈尼族史诗和口头文学的主要元素。例如,流传于元阳县的哈尼族古歌《窝果策尼果》讲述的是哈尼祖先如何找地、开田、挖沟、耕田、种植水稻、施肥放水。哈尼古歌是这样歌颂梯田的:“有好树就有好水,有好水就开得出好田,有好田就养得出好儿孙。”
概而言之,哈尼梯田是哈尼文化的外在表现和内在中轴。对哈尼人来说,梯田具有极其重要的文化意义。
哈尼文化的特质
文化特质是一种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的最小单元或文化元素。不同文化的差异性正是通过其文化特质体现出来的。如果说“梯田”是哈尼文化的外在体现,那么“和谐”就是哈尼文化的内在特质。
一般认为,哈尼文化源于哈尼人特有的迁徙史和梯田稻作。哈尼族的迁徙史诗《哈尼阿培聪坡坡》和《雅尼雅嘎藏嘎》记述的5次大迁徙,只有一次是由自然灾害引起的,其余都是由社会冲突引起的。当一个地区的资源相对于人口变得越来越稀缺并引发民族冲突的时候,哈尼先民大多选择向更加蛮荒之地迁徙,避免在民族冲突中两败俱伤和消亡。可以说,在处理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时,哈尼族的先民们选择的是用迁徙来赢得和谐。
哈尼族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矛盾对立的关系,顺从自然就是顺从天神,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天神意志的完美体现。正是在这种自然观指引下,哈尼族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同时,刻意保护自然、善待自然和尊重自然,与自然友好相处。可以说,与自然和谐相处既是哈尼人的生活习惯,也是哈尼人的人生哲学。今天,每当我们面对哈尼山乡神奇壮观的梯田,面对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的良好自然生态,不得不叹服哈尼族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和实践。
哈尼人的祖先是源于中国西北高原的游牧民族,在哈尼族的传统文化中,保留了某些游牧民族的火文化;南迁后以梯田稻作为主的哈尼族崇拜“水”,形成了举世闻名的梯田文化。但是,我们认为哈尼族的文化特质并非“火”或“水”。哈尼文化的特质是在其特有的迁徙过程中形成的与其他族群和谐相处的社会价值观念,是在长期耕耘梯田的过程中形成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哲学观念、原始宗教观念,以及风俗习惯等。从这个意义上说,哈尼文化是一种“和文化”,其最基本的文化特质是“和”。正是“和”“和谐”这些价值观念,以及体现这些价值观念的规则共同构成了哈尼文化的特质。
千百年来散居于高山河谷之间的哈尼族,如果没有其独特的文化,必然会被其他强大的民族所同化。然而,哈尼人不但在哀牢山区顽强地生存下来,并且还开垦出了举世闻名的哈尼梯田。哈尼梯田是哈尼文化的物质载体。江河—森林—村寨—梯田四度同构的,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哈尼梯田生态系统,充分体现了“和谐”这一哈尼文化的特质。梯田虽然是哈尼先民开垦的农田,然而,经过千百年的良性循环,哈尼梯田变得如此的神奇、自然、和谐、美丽与壮观,宛若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