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聚居于湘、黔、桂三省(区)交界以及鄂西地区,2000年统计全国侗族约290万人。侗族是古代越人的后裔。越人有许多支系,分布范围很广,大致是骆越分布于今之广西左、右江流域,湖南西南和贵州西南、东南部地区,即湘、黔、桂边区交界地带。侗族与古代越人系统的壮族、布衣族、水族、毛南族、仫佬族住地相邻,语言同属于壮侗语系,风俗习惯有许多共同之处。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中国少数民族》说:“侗族可能是由骆越的一支发展而成”。
魏晋南北朝以来,侗族的先民被泛称为僚。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指出;“峒僚者,岭表溪峒之民,古称山越,唐宋以来,开拓浸广”。《明史》称侗族农民起义领袖吴勉(黎平兰洞人)为“蛮僚”。[明]邝露在《赤雅》中说:“侗亦僚类”。
唐、宋、元、明、清时期,封建文人多称侗族为峒民、峒蛮、峒人、峒苗、侗人、洞家等。《宋史》称为“仡伶”,这与侗族人民自称为gaemlak或jaeml基本相同。侗族内部有三种互称,一曰:gaeml laox(金佬),二曰:gaeml laox(金皎),三曰:gaeml danx(金坦)。 gaeml jaeml的意思是两山之间的谷地或者溪河两岸较为平坦的小盆地。侗族人民喜欢居住在依山傍水的山谷与溪河两岸的盆地间。这样地形,历史上多称为峒或垌,住在这里的居民称为“峒民”或“峒人”。自唐以来,封建王朝在湘、黔、桂边区设置羁縻州峒进行统治。[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中说:“羁縻州峒隶邕州左右江者为多……自唐以来内附。分析其种落,大者为州,小者为县,又小者为洞。”至今湘、黔、桂三省(区)交界的侗族地区,仍有不少村寨保留着洞的名称,如黎平、从江交界的顿洞、贯洞等地叫“六洞”;岩洞、曹滴洞一带叫“九洞”;三江境内有独峒、冠洞、信洞。历史上对居住在州、洞里的少数民族称为“洞丁”、“洞民”或“溪洞之民”。后来演变为对侗族的专称。
侗族是岭南的土著民族,但在历史上曾有内部迁徙。主要有三种说法;例如贵州省黎平、从江、榕江一带的部分侗族,传说其祖先是从广西的梧州一带迁到柳州,再搬至现在住的地方;还有一部分说自湖南洞庭湖湖滨搬来黔东南一带。这说明侗族的先民在古代的住地很广,即南达广西梧州一带,北至两湖交界的洞庭湖畔。由于历史上的各种原因,大约在隋唐时代,侗族先民逐步聚居在湘、黔、桂交界的地区。此外,有的说是由江西吉安泰和县或吉水县迁到湘西再到黔东南和桂北一带。据史料记载,宋、元时期,就有不少江南籍汉人,因战乱或灾荒以及不堪忍受封建王朝的压迫和剥削,迁入侗族地区。明洪武时期,为了巩固其地方政权,在侗族地区利用原来的长官司,或派遣某些“随军有功”者充任土司,并实行“屯堡制度”,“拨军下屯,拨民下寨”,这些人员多属江西吉安府的汉人。宋、元、明、清几百年来,江西来的汉人落籍于侗族地区,与侗族人民长期交往以及互相通婚,久而久之,其后裔也改变为侗族。他们的语言及生活习俗,与当地侗族无异,这是历史上民族之间自然同化的正常现象。